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李白

唐代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译文及注释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鸡与鸡相并而食,鸾鸟与鸾鸟同枝而栖。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拣起珍珠弃去沙砾,人们只要珍珠与己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远来的客人投靠名士贤人,真值得他们来倾诉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假若怜惜方寸心中所怀,那么等待何人可尽数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虞卿甘愿放弃相国之位,在魏齐有难之时与他一同出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海上那五百壮士,听说田横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杀。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如果他们不喜好贤才,哪能流传下来这千古名声。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希望您这与我同心同德之人,对我稍加留意与眷顾。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寂寞啊十万分的寂寞,刚一出门便迷失方向不知走向何方!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剑高吟“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秋风起我思家之情愈发浓烈。

赏析

这是一首艺术上颇具特色的诗。 特色一:托物寓意,松兰明志。这首诗首句就高歌“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极度赞美“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的高洁傲岸的节操。赞颂之情,意犹未尽,诗人又盛赞孤高的鸾风、明洁的珍珠,并以形陋质卑的萧艾、鸡、沙砾等物与之对比映衬,越发使得兰松等物的高风亮节、清操美德熠熠发光。在赞美和鄙视中,诗人托物寓意,形象地表明了自己峻洁孤高的心迹和晚节。表明了自己愤世嫉俗、不与卑劣小人同流合污的傲骨。李白虽屡遭挫折,困顿穷窘,却仍一如既往:“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第十二),要作“独立自萧飚”的“南山松”(《古风》第四十七),傲然不同,不失孤直本性,不失高尚志节。 特色二:借事抒怀,用典表情。诗人长安被黜之后,浪迹天下多年,而今流落江南,正处于“寂寂还寂寂”的无路可走的寂寞痛苦境况中。诗人欲向常赞府倾诉衷肠、一吐怀抱,以求得知己好友的同情和支持。诗中就借古事,用典故,较好地抒发了这种沉郁深擎的感情。诗人之所以向常赞府“真堪写怀抱”,是因为视其为意趣相投的“同心人”。作为“远客”的诗人是高滔的松兰,作为主人的常赞府也是惜才的“名贤”。“松兰相因浓”,“鸾与鸾同枝”,贤才俊士理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样写,既与诗前句孤高的自我形象紧相勾连,又让主人的“名贤”形象与之相映生辉,为诗人倾吐心事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其落脚点在一个“贤”字上。而诗人向好友“倾倒”的“方寸心”,是用“虞卿弃赵相”、“壮士死田横”、“长铗归来乎”三个典故来表达的。诗人用典喻意极明,将主人“好贤”品德推崇至极点,把自己欲得同情、欲求支持之情表达得更为明白。三个典故侧重点不一,却以一个“贤”字贯通,极精当地披露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怀抱胸襟。 总之,上述两种手法的运用,使此诗形象生动,寓意深邃。它们既囊括了原物、原典之形象和内涵,又注入了新的形象和内容,诗人处置恰当,熔铸有方,故极生动精确地塑造了诗人鲜明的自我形象,抒发了自身深沉含蕴的内在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前夕,天宝十三年(754)李白由宣城游铜陵五松山之时。诗人在五松山盘桓期间,与常赞(时为南陵县丞)交往甚密,形成好友,希望得到常赞的同情与支持,便赠以此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鸡与鸡相并而食,鸾鸟与鸾鸟同枝而栖。 拣起珍珠弃去沙砾,人们只要珍珠与己相随。 远来的客人投靠名士贤人,真值得他们来倾诉怀抱。 假若怜惜方寸心中所怀,那么等待何人可尽数倾倒? 虞卿甘愿放弃相国之位,在魏齐有难之时与他一同出行。 海上那五百壮士,听说田横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杀。 如果他们不喜好贤才,哪能流传下来这千古名声。 希望您这与我同心同德之人,对我稍加留意与眷顾。 寂寞啊十万分的寂寞,刚一出门便迷失方向不知走向何方! 弹剑高吟“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秋风起我思家之情愈发浓烈。 注释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西北。南陵:县名,今属安徽。常赞府:名常赞,南陵县丞。 因依:依靠。 萧艾:野蒿,臭草,常用以比喻不肖小人。丰茸:茂盛。茸:细密貌。 “虞卿”二句:事见《史记·范睢传》:秦相范睢的仇人魏齐逃亡至赵国,秦昭王逼赵王送魏齐头至秦。否则就出兵攻赵。赵孝成王急忙追捕魏齐。魏齐夜见赵相虞卿。虞卿估计说服不了赵王,乃解其相印,连夜与魏齐一同出逃。 “海上”二句:事见《史记·田儋传》:刘邦灭项羽称帝后,项羽部下田横率五百人逃入海中小岛,不肯归降。刘邦使赦田横罪而召之,横未至洛阳即自杀,其部下五百人闻之,皆跳海自杀。 适:往,到。 “长铗”句:事见《战国策·齐策四》: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初不受重视,三次倚柱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盂尝君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后冯谖出大力报效孟尝君。铗:剑。 “秋风”句:晋人张翰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尊羹、鲈鱼脍,辞官回乡。

赏析

这是一首艺术上颇具特色的诗。 特色一:托物寓意,松兰明志。这首诗首句就高歌“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极度赞美“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的高洁傲岸的节操。赞颂之情,意犹未尽,诗人又盛赞孤高的鸾风、明洁的珍珠,并以形陋质卑的萧艾、鸡、沙砾等物与之对比映衬,越发使得兰松等物的高风亮节、清操美德熠熠发光。在赞美和鄙视中,诗人托物寓意,形象地表明了自己峻洁孤高的心迹和晚节。表明了自己愤世嫉俗、不与卑劣小人同流合污的傲骨。李白虽屡遭挫折,困顿穷窘,却仍一如既往:“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第十二),要作“独立自萧飚”的“南山松”(《古风》第四十七),傲然不同,不失孤直本性,不失高尚志节。 特色二:借事抒怀,用典表情。诗人长安被黜之后,浪迹天下多年,而今流落江南,正处于“寂寂还寂寂”的无路可走的寂寞痛苦境况中。诗人欲向常赞府倾诉衷肠、一吐怀抱,以求得知己好友的同情和支持。诗中就借古事,用典故,较好地抒发了这种沉郁深擎的感情。诗人之所以向常赞府“真堪写怀抱”,是因为视其为意趣相投的“同心人”。作为“远客”的诗人是高滔的松兰,作为主人的常赞府也是惜才的“名贤”。“松兰相因浓”,“鸾与鸾同枝”,贤才俊士理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样写,既与诗前句孤高的自我形象紧相勾连,又让主人的“名贤”形象与之相映生辉,为诗人倾吐心事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其落脚点在一个“贤”字上。而诗人向好友“倾倒”的“方寸心”,是用“虞卿弃赵相”、“壮士死田横”、“长铗归来乎”三个典故来表达的。诗人用典喻意极明,将主人“好贤”品德推崇至极点,把自己欲得同情、欲求支持之情表达得更为明白。三个典故侧重点不一,却以一个“贤”字贯通,极精当地披露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怀抱胸襟。 总之,上述两种手法的运用,使此诗形象生动,寓意深邃。它们既囊括了原物、原典之形象和内涵,又注入了新的形象和内容,诗人处置恰当,熔铸有方,故极生动精确地塑造了诗人鲜明的自我形象,抒发了自身深沉含蕴的内在情感。

作者信息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