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

梅尧臣

宋代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 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 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 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 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 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 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氊。 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 桹桹残夜未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 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 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 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余尺椽。 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 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 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 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作者信息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