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 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 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 (君一马两仆率然相访,逆旅多呼尚书,意谓君都头也。 )岂知入骨爱诗酒,醉倒正欲蛾眉扶。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君前有诗见寄云: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欧阳赵陈皆我有,岂谓夫子驾复迂。 迩来又见三黜柳,共此暖热餐毡苏。 酒肴酸薄红粉暗,只有颍水清而姝。 一朝寂寞风雨散,对影谁念月与吾。 (郡中日与欧阳叔弼、赵景贶、陈履常相従,而景文复至,不数日柳戒之亦见过,宾客之盛,顷所未有。 然不数日,叔弼、景文、戒之皆去矣。 )何时归帆氵斥江水,春酒一变甘棠湖。 (景文近卜居九江,近甘棠湖。 )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