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唐代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译文及注释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垂落的露珠仿佛从月中滴出。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月下沉思久久不归,思念古人,感叹如今能与古人相通的人真是太稀少了。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净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

赏析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全诗一二两句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夜深人寂,金陵城下西风乍起,诗人独上西城,举目四望,只见整个吴越原野全都被如水的月光笼罩了,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这两句起笔平稳,境界阔大,虽未言情,而墨浓情深,从而为以下所抒发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摇”、“滴”两个动词用得尤其神奇。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仿佛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滴”与“摇”,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毕露,异趣横生。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说,不仅是他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当时也都是如此。知音者“眼中”既然“稀”,诗人很自然地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最后一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将要写的内容。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话说,就叫作“今古一相接”(见《谢公亭》)。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静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朓写《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朓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李白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李白与谢朓精神“相接”,谢朓的诗李白能理解;此时李白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能“长忆”了。可见李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蕴含了“月下沉吟”的诗人无比的寂寞和忧愁。 这首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脁的钦佩。首尾之间的联系,关键就在于诗人眼前的明丽景色正恰如谢脁诗清新秀丽的风格特点。谢脁的山水诗虽然缺乏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对于祖国东南一带秀丽风景的描摹却是异常细腻、精确和生动的。诸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这些诗句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由此能体会谢脁山水诗的风格即有如“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也就自然会联想起当年谢脁描写金陵景色的名句。这正是此诗含蕴精微的所在。

鉴赏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全诗一二两句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夜深人寂,金陵城下西风乍起,诗人独上西城,举目四望,只见整个吴越原野全都被如水的月光笼罩了,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这两句起笔平稳,境界阔大,虽未言情,而墨浓情深,从而为以下所抒发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摇”、“滴”两个动词用得尤其神奇。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仿佛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滴”与“摇”,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毕露,异趣横生。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说,不仅是他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当时也都是如此。知音者“眼中”既然“稀”,诗人很自然地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最后一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将要写的内容。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话说,就叫作“今古一相接”(见《谢公亭》)。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静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朓写《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朓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李白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李白与谢朓精神“相接”,谢朓的诗李白能理解;此时李白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能“长忆”了。可见李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蕴含了“月下沉吟”的诗人无比的寂寞和忧愁。 这首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脁的钦佩。首尾之间的联系,关键就在于诗人眼前的明丽景色正恰如谢脁诗清新秀丽的风格特点。谢脁的山水诗虽然缺乏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对于祖国东南一带秀丽风景的描摹却是异常细腻、精确和生动的。诸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这些诗句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由此能体会谢脁山水诗的风格即有如“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也就自然会联想起当年谢脁描写金陵景色的名句。这正是此诗含蕴精微的所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垂落的露珠仿佛从月中滴出。 月下沉思久久不归,思念古人,感叹如今能与古人相通的人真是太稀少了。 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净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 注释 吴越: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苏州吴郡,阖闾所都。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即今江、浙一符。 白露垂珠:江淹《别赋》中“秋露如珠。”此化用其意。 澄江净如练:《文选》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 谢玄晖:即谢脁,其字玄晖。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初至金陵时。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李白酒楼”条下引有此诗,当即城西孙楚酒楼。

作者信息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