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韩愈

唐代

吾皇绍祖烈,天下再太平。诏下诸郡国,岁贡乡曲英。 元和五年冬,房公尹东京。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 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铿轰。此都自周公,文章继名声。 自非绝殊尤,难使耳目惊。今者遭震薄,不能出声鸣。 鄙夫忝县尹,愧栗难为情。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 还家敕妻儿,具此煎炰烹。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 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 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文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 阴风搅短日,冷雨涩不晴。勉哉戒徒驭,家国迟子荣。

作者信息

韩愈唐代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