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淮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淮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楚国有个生活贫困的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 淮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用来隐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当他看见淮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就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树叶落到树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淮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经过一整天,(妻子)于是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暗自高兴,(他)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县里的公差把他捆绑起来送进了衙门。
这篇讽刺性的寓言,作者用寥寥数笔,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丑角一样的形象,他的一言一行,无不让我们发笑,引起我们思索。 《楚人隐形》中的楚人,令人发笑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处是他对书上的内容信以为真;由无知的天真产生了无知的行动。他拿着树叶到集市上去,当着人家的面去拿人家的东西。这个楚人的想法和行为闹到了十分荒唐可笑的地步,愚昧无知引来了愚蠢行为,让他落得被公差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门这样可悲的下场。 《楚人隐形》引人发笑,但又令人深思:像“楚人”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是也常能见到的吗?他们和楚人的思维方式一样,无视现实;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总是凭主观想象,他认为怎样就是怎样;总是想当然地做事情,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这些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自以为是。希望我们读过这则笑话之后,也能照一照这面镜子,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犯过像这则笑话里所描述的错误呢?
这篇讽刺性的寓言,作者用寥寥数笔,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丑角一样的形象,他的一言一行,无不让我们发笑,引起我们思索。 《楚人隐形》中的楚人,令人发笑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处是他对书上的内容信以为真;由无知的天真产生了无知的行动。他拿着树叶到集市上去,当着人家的面去拿人家的东西。这个楚人的想法和行为闹到了十分荒唐可笑的地步,愚昧无知引来了愚蠢行为,让他落得被公差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门这样可悲的下场。 《楚人隐形》引人发笑,但又令人深思:像“楚人”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是也常能见到的吗?他们和楚人的思维方式一样,无视现实;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总是凭主观想象,他认为怎样就是怎样;总是想当然地做事情,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这些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自以为是。希望我们读过这则笑话之后,也能照一照这面镜子,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犯过像这则笑话里所描述的错误呢?
译文 楚国有个生活贫困的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 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用来隐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就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树叶落到树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经过一整天,(妻子)于是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暗自高兴,(他)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县里的公差把他捆绑起来送进了衙门。 注释 贫居:生活贫困。居:处于。 《淮南子》:一种讲医学的书 伺:等待,侦候。 自鄣叶:遮蔽自己的树叶。鄣,同“障”,遮蔽。 可以:可以用来。 遂:于是,就。 分别:分辨。 障:遮蔽。 不:同“否”。 恒:经常,常常。 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 不堪:不能忍受。 绐(dài):哄骗。 嘿:(同“默”字) 然:……的样子。 赍(jī):携带。 对面取人物:当面拿人家的东西。 吏:指县里的公差。 遂:于是,就。 诣(yì):到……去。
通假字 不:同“否”。 绐:读dài,哄骗。 嘿:同“默”。 鄣:同“障”。
任何人都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企图不劳而获;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追崇,要看清事物本质。 意义: 批评了那些死读书,完全相信书本而自己却不动脑、没有主见的人。 成语:楚人隐形中楚人是十分愚蠢的人,用成语概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í)(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