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十二

陶渊明

魏晋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译文及注释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罢了尚有何话说!世俗欺我已很久。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 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 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 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 罢了尚有何话说!世俗欺我已很久。 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注释 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汉人,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壮节:壮烈的气节。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杜门:谓闭门不出。杜,堵塞,断绝。 仲理:指东汉杨伦。高风;高尚的品格、操守。兹:此,这里。 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辞官归隐。狐疑:犹豫不决。 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奚,何。 摆落:摆脱。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之,往,到。

作者信息

陶渊明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