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汪子循良吏,斤斤饬簠簋。修谨固足多,剸割亦可倚。 一朝拥旄纛,三秦为赐履。雄边当重寄,岂能称指使。 况复覆军余,兵残将亦弛。惊魂怯鼓鼙,败气蒙壁垒。 贼兵下宛雒,军威卷熊耳。乘胜围郾城,援师绝蜉蚁。 牵率残伤卒,长驱与角牴。贼遂拔围来,其行疾如鬼。 士饱如狼噬,马腾竞帆驶。我师不能军,辙乱复旗靡。 哀哉二万人,刲屠尽羊豕。堂堂大中丞,孤身策马箠。 首已离鱼剑,胸犹集猬矢。呜呼数年来,盗贼易纲纪。 弈棋国谋误,儿戏师律否。武夫保项领,文臣涂脑髓。 项城傅宗龙丧元,襄城汪折趾。甲弃战场外,马归贼营里。 徵兵抟泥沙,催战促刻晷。但知赴期会,谁复量彼己。 归元国子生,免胄先轸喜。三败谁能久,一死亦可矣。 忆子为郎时,矫时柱顽鄙。抗论每仰屋,愤盈或抵几。 裹革固所期,舆尸亦求是。哀哉殉国心,耿耿殁犹视。 长歌聊慰藉,人生会有死。不见韩城相,低头向槃水。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