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称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称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称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称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称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余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佑二百载,草木涪称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称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称私。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