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
〔唐代〕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 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 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元结
〔唐代〕
(古有乱王,肆极凶虐,乱亡乃已,故为《至乱》之诗 二章二韵十二句)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中世失国,岂非骄荒。 复复之难,令则可忘。 嘻乎乱王,王心何思?暴淫虐惑,无思不为; 生人冤怨,言何极之。
元结
〔唐代〕
(古有虐王,昏毒狂忍,无恶不及,故为《至虐》之诗 二章四韵十八句) 夫为君上兮,慈顺明恕,可以化人。忍行昏恣, 独乐其身;一徇所欲,万方悲哀。于斯而喜,当云何哉? 夫为君上兮,兢慎俭约,可以保身,忍行荒惑,虐暴于人; 前世失国,如王者多。于斯不寤,当如之何。
元结
〔唐代〕
(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宠妖女以乱内,内外用乱, 至于崩妖,故为《至惑》之诗二章六韵二十句)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 忍为祸谟。
元结
〔唐代〕
(《云门》,轩辕氏之乐歌也,其义盖言云之出,润益 万物,如其之德,无所不施。凡二章,章四句) 玄云溶溶兮,垂雨濛濛;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 玄云漠漠兮,含映逾光;类我圣德兮,溥被无方。
元结
〔唐代〕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 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元结
〔唐代〕
(古有劳王,能执劳俭以大功业,故为《至劳》之诗 三章六韵二十四句)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谁能颂之,我请颂焉。 於戏劳王,勤亦何极;济尔九土,山川沟洫。 至哉俭德,不丰不敷;谁能颂之,我请颂夫。 於戏劳王,俭亦何深;戒尔万代,奢侈荒淫。 至哉茂功,不升不圮;谁能颂之,我请颂矣。 於戏劳王,功亦何大;去尔兆庶,洪湮灾害。
元结
〔唐代〕
(古有伤王,以崩荡之馀,无恶不为也。乱亡之由, 固在累积。故为《至伤》之诗一章二韵十二句) 夫可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无人救乎? 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自为人君,变为人奴! 为人君者,忘戒乎。
元结
〔唐代〕
(《大夏》,有夏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禹治水, 其功能大中国。凡三章,章四句)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元结
〔唐代〕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国,故为《至荒》 之诗一章失韵十二句) 国有世谟,仁信勤欤。王实惛荒,终亡此乎。 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呜呼亡王,忍为此心! 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元结
〔唐代〕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 二章四韵十四句) 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如煦如吹,如负如持, 而不知其慈。故莫周莫止,静和而止。 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如涵如封,如随如从, 而不知其功。故莫由莫己,顺时而理。
元结
〔唐代〕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 二章四韵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 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元结
〔唐代〕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