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
〔元代〕
箫峰隐者黄子邕,绿眉秀颊双青瞳。雪中曾踏溪南石,坐双箫声云雾中。 悬崖路转愁独往,结屋溪边小于舫。绝似山阴王子猷,夜半乘流入虚朗。 朝歌绿水怜芳春,暮歌黄竹哀时人。长风远从海上至,划见六合无纤尘。 新城往年兵革起,林杪高轩化荆杞。东湖湖上遇边郎,为写幽居雪山里。 千崖冻合凝夕光,江鸟不飞沙岸长。别浦维舟初罢钓,深檐卷幕更传觞。 箫峰远在青天外,玉树萧森澹相对。疑有飞軿驾白虬,飘摇下与群仙会。 仙人一去不可呼,此境欲往愁荒芜。炎埃六月何由濯,日倚湖阴看画图。
刘崧
〔元代〕
弹刀作歌声促促,深林雀子黄鹯肉。红船打泊大江心,口唱山前团阵曲。 短襦尽著妇人衣,彯缨如血凌风飞。自矜主将重骁勇,扶醉当筵骑马归。 水营小军旧推奖,昨日新升万夫长。掠地还牵农父牛,杀人更请官中赏。 帐前歌舞日纷纷,坐看隔江羊犬群。传说山前多警报,无人说着大将军。
刘崧
〔元代〕
忽不乐兮心惨悽,闻君移家当远暌。手牵稚子候慈母,路出龙洲莺乱啼。 江烟冥冥江水绿,綵鹢班班照春服。落花到处荡回风,杨柳人家并沙麓。 问君此别来何时,南平父老多遗思。乱离欲定乃去此,念昔艰危亲见之。 茫茫江海悲游子,抱剑何因报知己。狂心欲逐北飞云,夜下神冈渡江水。 江水深深愁人心,忆君安得穷登临。我家茆屋珠浦曲,薜萝紫雾屯秋阴。 忆在竹林西,回船听江雨。载酒看花醉不归,十里芙蓉烂晴屿。 浮云飘忽东北来,昔者嬉游安在哉。岂知今年复远别,使我叹息青霞杯。 君持青霞杯,听我歌古调。歌声激烈君不闻,手撚琪花向天笑。 向天笑,送飞鸿,我还山南君向东,出处悠悠安得同。 明日看君螺子浦,思君却上引龙峰。
刘崧
〔元代〕
清江何人画山水,西村无传稚川死。林生后出更清逸,笔法远师闽浙士。 深林大树交铁柯,远峰近巘分陂陀。青天层峡见栈阁,落日平湖闻棹歌。 水边之亭绝潇洒,更看平桥度羸马。千崖小径雪边分,百道飞泉雨中泻。 自言笔法由心运,墨色重敷看深润。碧海春云动杳冥,泰华秋空入雄峻。 昨者相逢湖水上,闻筑幽居傍渔榜。为君先赋采菱篇,答我新图迥幽旷。 图中好山千万重,还似闽中似浙中。祇今欲往河梁绝,指点天末窥冥鸿。 我家茆屋珠林底,武姥仙坛两相峙。何时为写看云亭,尽染西原雪华纸。
刘崧
〔元代〕
傅郎青云彦,文彩粲华组。身骑五色马,出入将军府。 将军控扼水上城,连舻列舰如屯营。昨朝令下急征饷,科帖星火来南平。 南平频年困供给,小麦秋荒禾未实。私家何以办公输,流血呻吟更捐瘠。 兵储有程不敢稽,君独悯之增惨悽。舣舟浦口坐荒寂,落日忍听饥乌啼。 五月香醪得倾泻,席上香蒲绿堪把。过雨天低白浪中,隔江云出青山下。 豪来起舞情未终,为君感激歌秋风。东南烽火万里赤,此乐茫茫安得同。 我惭栖遁相逢少,郁郁沉忧更昏晓。别君三叹拂吴钩,注目云天决飞鸟。
刘崧
〔元代〕
草堂高人好奇古,手卷画图横尺五。云是简君之所为,历历西山与南浦。 雁原鹤岭纷孱颜,春水乱入螺蛳湾。章江杨柳绿如雾,滕阁正在苍茫间。 冥冥官舫北来远,风力渐纾帆渐捲。天低白浪驿亭孤,云捩黄牛柂楼转。 城中酒楼喧管弦,歌女能舞花如烟。菰蒲落日凫雁晚,风浪杳渺嗟何年。 反思往时寇围急,列舰旌旗半江赤。官军血战龙沙屯,东北人家半荆棘。 为君指点寻旧踪,我思简君安得同。高堂酌酒岁云暮,如见积雪明东峰。 只今风尘尚蒙翳,对此酣歌一歔欷。丰城龙剑今有无,亦欲看云望奇气。
刘崧
〔元代〕
闻君筑室在东皋,十年读书心目劳。简编浩瀚照夜雪,歌声洒浙凌秋涛。 嗟哉古人不可作,行事心术照毫毛。桓公徒闻理盐筴,轮扁岂识粕与糟。 唐虞制作烂如日,昧者何以识夔皋。统传洙泗迨关洛,如绎独茧绝复缲。 厥今文胜道且熄,武弁侧目嗤蓬蒿。何如酣饮事歌舞,而不车马驰轻豪。 胡为俛促事澹泊,岂有至乐堪陶陶。飘吟一字至万卷,上薄文典旁风骚。 我时抱琴一来过,春色晴满城东濠。堂前綵服候甘旨,座上巍冠延俊髦。 感君同岁复同志,饫我至理如餔醪。我从前年返故里,投笔荷耒思遁逃。 昨观壁间画图好,此景可致车宜膏。慎毋布衣事献纳,恐有使者来旌旄。 古云识字忧患始,孰谓椎鲁非吾曹。山林便可谢尘滓,白云悠悠东望高。
刘崧
〔元代〕
道人昔在白鹤山,羽服朝真居上班。道人今居蛟湖口,雨褐云巾事班亩。 东南连年飞战尘,羌独远引栖其神。天地清宁本于一,得此以抱宁非真。 吁嗟世之人,跨马而逐鹿。衮衮驰风波,僛僛触岩谷。 岂知静者为有馀,不矜不竞游玄虚。攀花行吟石上雪,扫叶坐看班间书。 白家桥东水如练,几度相寻不相见。珠班月出听箫声,松尾天灯落瑶殿。 我有远意千万重,会骑竹枝双青龙。明年洞口桃花发,与子踏云潭上峰。
刘崧
〔元代〕
豫章龚郎好文雅,锦轴牙签满书架。示我春云出岫图,云是燕公之所画。 高堂惨淡开林丘,青峰赤谷烂不收。长风浩浩起天末,万壑青云如水流。 松根石头伏羊虎,松顶垂萝绿如雨。伊谁濯足望青天,绝似东归孔巢父。 匡庐巫峡相渺绵,三湘七泽俱可怜。冥鸿萧条洲渚断,风帆杳杳归何年。 吁嗟燕公真绝笔,好手当时称第一。残缣犹带汴京愁,墨色苍茫映寒日。 城楼六月烟尘黄,我亦看云怀故乡。思君如忆图中景,应过水西寻姥冈。
刘崧
〔元代〕
我行武山南向西,冈峦回伏当武溪。孤标上撑出虎鼻,落当东射云中霓。 武山势高如卧几,后巘前峰互盘峙。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 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 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明当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
刘崧
〔元代〕
高人好幽栖,志不在华毂。啸歌撷兰轩,俯仰无不足。 湖之水兮湘之山,怅余昔游始东还。澧有兰兮沅有芷,言撷秋芳渡江水。 苍梧黯惨浮云重,帝子遗庙丹青空。长洲极浦落日外,坐见千里生蒿蓬。 灵氛掩泪歌九歌,夫君不来愁奈何。薋菉充帱艾盈佩,玉玦捐弃江之沱。 江沱隔绝秋风早,绿叶青青紫茎好。露华香扑芙蓉裳,佩服从君可终老。 我有猗兰操,尘土混浊久不闻。为君弹一曲,要使六合扬清芬。 扬清芬,觐九嶷,舞干羽,三苗来。洞庭无波春草香,却棹木兰游三湘,毋使下女徒悲伤。
刘崧
〔元代〕
君从匡庐来,啸歌白云乡。白云千叠可揽结,九江秀色何云云。 云之来兮茫洋,云之去兮不可以将,触石而起随风飘扬。 问君结巢向何许,洞门遥架三石梁。薜荔为藉兰为房,明月为佩青霓裳,飘然远在天中央。 手招云中君,为我吹笙簧。朝日射五色,烂然成天章。 将西息乎昆崙之墟,南憩乎天台之阳。于以卧八极游四方,锦屏倒照秋水光。 雪片吹落瑶花香,俯视六合中烟尘浩茫茫。泰山忽破碎,海水成枯桑。 燕鸿越鸟无定栖,凤凰麒麟安可常。我欲呼谪仙拾琼芳,援斗杓,酌桂浆。 却上匡庐望三湘,湘水深,九嶷长,云之巢,安可忘。
刘崧
〔元代〕
梁孝子,早孤而鳏惟养母。有兄从军弃儿女,废姊寡居养无所。 孝子念母情所钟,迎姊就养来家中。更携二侄共哺食,令母弄孙嬉笑同。 市尝大雪薪炭绝,起析舂具就炉爇,不令母知母心悦。 乱馀时果贵且珍,出买菱实先献新,母食甘之忘其贫。 梁孝子,行孝义,只不读书宁识字,天性真醇有如此。 吁嗟今之人,禄食往往肥其身。同气乃异趋,肝胆如越秦。 孝子诚愧之,吁嗟今之人。
刘崧
〔元代〕
金华仙人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昨看新图湖上宅,烟雾白日生高堂。 层峰上蟠石皓皓,绝岛下瞰江茫茫。长松并立各千尺,间以灌木相低昂。 松下上人坐碧草,秋影欲落衣巾凉。囊琴未发弦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 赤城霞气通雁荡,巫峡雨色来潇湘。谁能千里坐致此,欲往久叹河无梁。 风尘涨天蔽吴楚,六年怅望神惨伤。玄猿苦啼岩北树,白雁不到江南乡。 赭山焚林绝人迹,如此山水非寻常。此图本为自安写,亦感同姓悲殊方。 幽轩素壁泉声动,对此令我心为狂。何由扪萝逐麋鹿,振衣直上云中冈。 登临一写漂泊恨,长啸清风生八荒。
刘崧
〔元代〕
朝游云亭夕憩凤冈,河水浩浩山苍苍。白虹东来盘九曲,日出霞明见秋绿。 雕甍碧瓦歘飞翻,百尺层楼起林麓。楼中仙人乌角巾,调笑日与云山亲。 满筵歌舞客如雾,中有万斛江南春。昨来登临九月暮,落雁横江隐霜树。 锦袍夜冷烛花残,北斗欹斜挂琼户。我欲援君绿绮琴,为君一鼓清愁心。 白沙翠竹自江路,金谷铜驼非故林。吁嗟昔贤困羁旅,仲宣能赋终怀土。 何如对此日高歌,手挽松萝看烟雨。东南豺虎日纷纷,几时书剑罢从军。 鹅鼻峰头望明月,鸡栖潭上钓寒云。
刘崧
〔元代〕
吴姬十五鬟初结,白纻新裁光照雪。手折芙蓉上彩舲,自唱吴歌送行客。 玉盘馔列鱼与凫,美酒丝络黄金壶。江寒月出欢未极,城上霜飞啼晓乌。 唱吴歌,歌白纻,拂袖当筵为君舞。井阑络纬方悲啼,还念寒机织成苦。 京城锦绣段,名都金缕衣。一时服饰岂不华,岁晏漂落当何归。 朔风吹尘扑人面,敛袂褰裳泪如霰。君行莫忘当别时,妾心皎皎难自持。
刘崧
〔元代〕
远山亭亭削苍玉,近山盘盘出平麓。林生作此最奇绝,白日高堂坐空谷。 谷中出云云上天,深林曲涧回清妍。绿萝初挂紫岩雨,碧树尽含秋浦烟。 北屯将军旧知己,看画寻幽心独喜。为卷空间一片云,送君更渡蓝陂水。 蓝陂山前霜叶黄,乱峰刺天如剑铓。何当尽扫豺虎穴,与子巢云歌凤凰。
刘崧
〔元代〕
土山戴石石角倾,偃树杂出如幢旌。青天微茫晓色动,雨气合沓千峰晴。 野桥西边有村路,之子鸣鞘踏云去。重岩花发似闻香,隔水莺啼不知处。 东南连年飞战尘,如此山水何清新。石田到处长荆棘,岂有荷耒春耕人。 我昨西游登武姥,手抉云霞望仙府。把酒忽逢东海生,醉卧溪南紫萝雨。 紫萝阴阴覆岩扉,十日寻幽行未归。云峰流泉半空落,六月飞雪沾人衣。 拂衣归隐知何日,却对画图心若失。不闻流水渡溪还,时见浮云向山出。 怀哉桃花修竹林,江海秋高烟雾深。岂无耕钓在田野,谁识悠悠沮溺心。
刘崧
〔元代〕
秋屏列岫之间,乃有万氏之圃,幽人之居。门前青柳日系马,池上紫菱时钓鱼。 前年尘起龙沙北,万氏林居总萧瑟。杨君好事惜奇胜,为写池亭寄秋色。 两松落落千尺长,高云不动江风凉。谁能低头事权势,便思濯足歌沧浪。 东南连年困兵革,人生安居那可得。向来华屋今谁在,忽忆旧游心惨恻。 君不闻王维别业孟城隅,亦有亭馆临欹湖。当时胜迹逐云往,至今传得辋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