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列表 - 唐顺之

奉命分祀孔庙作

唐顺之

明代

后圣礼先师,斯文端在兹。 将陈百官富,讵止一牢祠。 入室瞻遗器,圜桥展盛仪。 乐堪三月听,奠想两楹时。 执鬯元公肃,捧璋髦士宜。 鄙儒叨小相,端甫奉前规。

寄周中丞备御关口

唐顺之

明代

牙旗高建白羊东,鼓角殷殷瀚海空。 雪后锦裘行塞外,月明清啸满楼中。 幕南五部思归义,蓟北诸军尽立功。 燕颔书生人共羡,一朝投笔去平戎。

赠南都莫工部子良夏至斋宿署中

唐顺之

明代

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 灵光正想泥封上,清梦遥依辇路通。 烟散玉炉知昼永,星分银烛坐宵中。 闻君已就汾阴赋,犹向周南叹不逢。

山庄闲居

唐顺之

明代

身名幸自谢笼樊,白首为农誓不谖。 惯住山中知鹿性,数行树不识禽言。 巾车每许邻翁借,书帙闲同道士翻。 醉后渐看松月上,满村鸡犬寂无喧。

题龙池庵(相传伏虎禅僧开山处,山顶有龙井

唐顺之

明代

远游为访白云岩,转尽孤峰路更南。 龙见小身时出井,虎驯大士旧开庵。 禅心客思俱潭水,古佛寒松共石龛。 坐对老僧无一事,夜深相与说《楞严》。

送白尉往湖州

唐顺之

明代

君家太湖北,作吏太湖南。 驿路鸡鸣近,山城树影含。 万川疏沃野,百室竞春蚕。 幸此犹吾土,微官也自堪。

赠督府张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

唐顺之

明代

威名昔日动南荒,斧钺重分定海疆。 八镇大臣承节制,六千君子备戎行。 若营内险无如海,但练沙兵略用狼。 师老寇深为日久,伫看石画一更张。

赵州怀古

唐顺之

明代

千秋霸业消沈尽,风俗犹传赵武灵。 市上美人挥锦瑟,场中侠客舞青萍。 雁门北去通沙碛,鸟道西来入井陉。 欲向平原访公子,萧萧宾馆户长扃。

题金山寺与僧惠杰

唐顺之

明代

何处寻龙藏,停桡听梵音。 中流一塔影,远树万家阴。 僧定潮来去,月明江浅深。 试将空水相,堪比慧公心。

岳王坟

唐顺之

明代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赠边中老僧僧解相人术少尝游历江南晚归边中

唐顺之

明代

早从祝发事栖岩,为礼名师每向南。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寄茅边。 厨边引涧宁须汲,松下翻经几到龛。 若使焚香能证道,前身应说是香严。

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

唐顺之

明代

何处寻山不厌深,淡烟归鸟暮钟音。 去家百里讶如客,别尔经年尚此心。 宴坐清香滋夜气,闭门残雪映寒林。 相从一宿应堪觉,机事何须问汉阴。

暮春游阳羡南山二首

唐顺之

明代

花落已成蹊,村村绿叶齐。 一园通蝶戏,千嶂隔莺啼。 涧草多名蕙,山人旧姓嵇。 穷欢犹未返,忽是夕阳西。

游阳羡南山

唐顺之

明代

到处暗杉松,多言路不通。 却从青嶂外,转入绿园中。 谷口逢茶女,溪边狎钓童。 勿嫌疏散甚,吾亦是愚公。

再游清溪庄值主人不在次韵

唐顺之

明代

桃树临溪思不禁,扁舟重问草堂阴。 西湖水落鼋鼍石,南国霜清橘柚林。 垄际流泉宜稻性,窗前过鹿解人心。 忆君剪径相迎处,今日蓬蒿又已侵。

陈渡草堂

唐顺之

明代

皂衣非复汉庭郎,敝缊深冬卧草堂。 贫薄不羞羸牜孛计,沉浮也逐斗鸡行。 残书阁尽经旬病,异味尝来百草香。 独愧顽心犹未化,十年学道几亡羊。

丹阳别王道思

唐顺之

明代

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 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 远岫雪中绿,寒流冰下行。 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

元夕咏冰灯

唐顺之

明代

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 出海蛟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午日庭宴

唐顺之

明代

南薰应律转朱旗,火帝乘离锦席披。 榴吐千花承羽盖,蓂开五叶拂瑶墀。 冰盘错出仙人掌,金缕遥分织女丝。 复道龙舟方竞渡,衔恩共许向昆池。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明代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下一页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