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列表 - 姚燮

大风坐独轮车踰东平山自王古店进句龙抵旧县得诗六章 其四

姚燮

清代

暍日耀万峦,鋈若出冶金。忽疑墨华洒,天云射其阴。 云奔复遮日,百里还晦沈。日光反遥射,朗见天末岑。 蜂起四山鸟,尽去投其林。始知微物还,亦自忧肃森。 谁司造化权,此理匪幽深。

宿北观河

姚燮

清代

根天委诸海,络地如长绳。旁支百所汇,流贯皆元精。 驾梁有灵鼍,捍险多神鲸。未敢恣呴沫,来扰中流清。 高下错殊诡,善导斯和平。周防失坚固,譬若人心倾。 我来宿北堤,一望瀰盈盈。但据百里势,颇测千年情。 惟时日方午,滟采浮玉晶。遥帆飐云叶,闪闪空中明。 回折入洼浅,水气收渐冥。偏于远林外,一露烟澜青。 大块递沿革,川陆每变形。何以积石源,终古流无停。 江淮杀馀势,灌决应善承。顺泄壅之逆,纵阻溢乃横。 遂使晋楚间,时戒蛟龙行。宣房果堪塞,禹迹讵未经? 应知一疏闭,万命关死生。安得张骞楂,往叩黄姑灵。

京口二章 其二

姚燮

清代

迢迢北固钟,吹声入篷底。寸念不自持,推枕夜中起。 蠡船三尺高,下有千里水。千里东流来,西向去瀰瀰。 水上什百舟,各各异乡里。沈沈落月中,不知醒者几。 横箫倚孤烛,曼调引悱悱。宕以疏杨风,毕韵转凄靡。 閒鸥尔何知,槭槭听江汜。鸥语渐寥落,鸿语接迤逦。 群舟叹息声,纷然杂潮尾。他乡有今夕,悲来那能已?

德州大风渡河至留智庙下车成歌

姚燮

清代

大风昨日趋东阿,今日大风安陵过。昨行陟山今渡水,若以洼险争兀峨。 孤城抗水水难激,水偏逆折扬其波。水高岸下猛旁溢,洋洋赤地生峨涡。 广川向北入中水,天胎一点漂浮鹅。下流衡漳不可塞,迸气泄入胡卢河。 我车欲渡未敢渡,水与桥并桥梁颇。四蹄腾掷待收制,瞥眼已落空中梭。 防南五县极卑卤,往往白日游鼋鼍。紫微纵可作屏障,宣房失戒还如何? 斯时风力益遒劲,千林飒沓倾枝柯。龙且怒抵背水阵,夸父倒曳追阳戈。 粉衣墨面冻指爪,车箱局屈同蚕蛾。仆夫跨辕帽蒙顶,乱鞭筛马相叱呵。 须臾抵店脱危苦,急倾瓮酒如泽菏。心肢稍暖意亦定,仰看千里流鸿多。 嗟尔风伯恣饕虐,譬彼虎政徒烦苛。皇皇真宰操生柄,太平不作箜篌歌。 东方月出烂冰色,大圜倏若青铜磨。臧家桥畔好风日,明朝看柳踰滹沱。

大风坐独轮车踰东平山自王古店进句龙抵旧县得诗六章 其六

姚燮

清代

东阿有旧县,青峦匝屏幛。拱笏若朝海,伛偻皆北向。 下车惊稍定,扪心故无恙。百战出重围,转觉神气王。 孤月悬汉高,太空扫浮瘴。卷帘招妓歌,弦燥发音亮。 百媚作旖旎,落指辄沈壮。难得置酒高,适在万峰上。 非因危苦馀,借此欢乐偿。既醉且出山,挥鞭两山让。 梦曳铢衣游,天门詄荡荡。

峄山

姚燮

清代

铲沙出烟色,淬若芙蓉铓。棱棱照空碧,薄日凝无光。 中包极深赭,横叠皆老苍。危凹断成涧,怪砾环作墙。 鹤翅陡旁折,龙首忽上昂。草木不散附,特立天骨张。 防山一拳石,万古遥相望。太阴郁元气,至正朝明堂。 结束泰岱脉,控扼齐鲁吭。龟蒙矧奄有,大东宜其荒。

汶阳夜发

姚燮

清代

苍龙砺芒斗柄指,寒月沄沄荡明水。三更风起沙不动,一白清霜冻千里。 荒篱老鸡鸣树根,槽刍饲马开店门。轭铃摇兀出里陆,梦回人语东里村。

大风坐独轮车踰东平山自王古店进句龙抵旧县得诗六章 其五

姚燮

清代

乱山如绞麻,一束一步紧。虎峪通大棘,猿梯接斜笋。 崩崖欲塞谷,及地势牢忍。故留微隙通,万年作喉吻。 南柯百千蚁,车马去蠢蠢。我来厕其间,浩气忽消窘。 侧俯穿树桩,倒盘上芝菌。舆夫面覆地,短喘曳长纼。 眼看尺寸间,乱石堕齑粉。未消太古气,愿乞巨灵垦。 天半出戍旗,敛翅立孤隼。下有烟光摇,日晚喜村近。

旅夕感怀七章 其一

姚燮

清代

太清廓无埃,至质为大文。但求生理足,鸟兽皆吾群。 风凉感木落,日暖知草薰。时化辨了了,不资众议闻。 守拙浚天巧,无间斯善勤。束志谢凌躐,亮彼哲士殷。

和河帅麟庆丙申六月焦山放鼍诗

姚燮

清代

土龙乾之精,上阳禀元赋。杙宅天吴宫,搜蛇狎青雾。 何虞支巫祁,铁索坐遭锢。完颜今范韩,泽代圣皇布。 朱鸟烛南溟,巡江下瓜步。聚族朝灵渊,支旗灿无数。 脱金酬师,纵尔涸潭鲋。似感再造恩,张颐作南顾。 长江导岷峨,万里拓星路。去卫黄天澜,峻作云堑护。 演漾桃花春,与侯大功树。命乃侯所膺,乖虬敢相妒。 造化性为游,在物尚无忤。淮扬十万民,谁复困号謼?

饮阮明经丈亨珠湖草堂雨霁登文选楼兼呈相国再叠前韵

姚燮

清代

林光破霁吹虚绿,新燕如簧语晨缛。冠裳十日苦酬应,忽置閒身向空谷。 梅翁风格超瀛鹤,上座指挥如意竹。一门俊彦迈江左,各抱兰衿静涵蓄。 余心荡若秋郊马,骋入悬厓得收束。晋公勋业耀天地,绿野承恩遂初服。 安閒一几陈炉椀,俯仰三朝论耆宿。藐蒙奖誉及贱子,傥在车軨愿为毂。 草野文章等泥砾,齿颊人间几荣辱?生平郁志苦沈閟,差引娥辉照纡曲。 隋楼百尺冠青杪,密筱琅锵动珠玉。横阶蜡蕊看齐整,积藓烟痕与磨斲。 四城云树入图画,万帙缥缃盎芸鞠。琅嬛或借茂先住,上药奚劳觅芎菔? 更归堂上延幽翠,剩雨彯还润琴局。深情转怨庭光晚,薄醉宁辞瓮头馥。 此去车随京国雁,应有书传大江鹜。垂杨不与相思系,邗水春风阻和穆。

大风坐独轮车踰东平山自王古店进句龙抵旧县得诗六章 其一

姚燮

清代

轮铁埋淤沙,健臂挟之起。相持偶不慎,侧身堕渊水。 隐思跨斗牛,缒栈出天觜。下俯东平城,一丸陷釜底。 抱郭千章松,簇簇但如荠。黄埃奔怒潮,坚堞欲摧靡。 鹰鹞若乱鸥,出没海声里。斯时十万民,白昼闭阛市。 托命颠危间,仰首失援恃。安知绝壑上,孤客行未已。 委身一叶轻,飘摇听所止。

江阴杂诗四章 其三

姚燮

清代

夐兀南门桥,上俯朝宗楼。白日打津鼓,蔽水开粮艘。 鱼市酒烟密,菜塍花气稠。为瞻道旁色,颇识居无忧。 我友旴黎子,经术任孔俦。操刀此司牧,利害深讲求。 布政如其文,精切无少浮。因之凋敝气,一振还密周。 吾将下扬子,樽俎空夷犹。神骐贵善御,勖哉九坂游。

次日雨中同人集厉君寓斋叠前韵

姚燮

清代

忍冬蕤蕤万叶绿,雨气相薰极清缛。叩门俗客谢曹李,入座词人揖坡谷。 云移宛委当楼山,风语璁珑过墙竹。棂间鸟影忽纷度,天际晴光但微蓄。 看花颇愿昨游继,泥泞难堪笋鞋束。遥望春熙三百树,十二明珰褪绡服。 金鱼重闼凄烟闭,纤翠中宵怯眠宿。应知荒涧飘脂粉,不复浓香拥鞍毂。 百琲珍珠一寸心,谁与江妃慰摧辱?无言红萼定迢忆,且按琼筝谱姜曲。 曲终帘卷舒清眄,石角苔枝见寒玉。苦凝柔媚向幽僻,远避嚣尘谢雕斲。 佳人薄袖怜风雪,隐士孤情傲松鞠。相因列坐娱閒兴,沓举樽罍饱芦菔。 四邻羯鼓喧豪宴,一院清阴开冷局。诗心渺渺生霞想,谈麈霏霏溢兰馥。 只愁眼底春潮急,江汉东西散鸥鹜。出门扶醉各归去,向晚城阴入昏穆。

大风坐独轮车踰东平山自王古店进句龙抵旧县得诗六章 其三

姚燮

清代

觅醪王古店,暂息轻车装。居民鲜人趣,何有消渴浆。 穴地溷豮牸,石壁依为墙。破荐三尺厚,贴灶供几床。 但有野菜食,论年已不荒。倘储一区粟,垢面生奇光。 生理苟弗绝,谁敢怨上苍?斯时风稍定,云散天荒荒。 颓阳照薄雪,碎影飞澹黄。凌寒上车去,踯躅铧山冈。

江阴杂诗四章 其四

姚燮

清代

江水接白云,旷宇生涟漪。客心去微眇,静与野马嬉。 为酌杜康酒,因讽眉山诗。承天已无柏,黄阜何郁巇。 昨日登夫椒,明日趋大坏。眷游偶兹托,瞥若飙影驰。 坐待浦南汐,解缆幸迟迟。佳山与良友,致我中道思。

惜湘奴

姚燮

清代

湘奴兮湘奴,尔既不叶清庙明堂之疏瑟,复不为王门豪座之滥竽,从我十年牢愁抑郁寄尔声呜呜。 沧江秋高明月孤,莲洋一箬飘瀛壶。或则下三十六陂,泛七泽,游五湖。 以尔作天风海涛之引,若有金支翠葆冰夷龙伯跳掷来嬉娱。 胡马夜驰,河冰如铁,燕关朔风飞大雪。以尔作伉傸激楚之音,高如胡笳,下如觱篥。 能使当筵壮士冠缨彯彯,仰面酣歌,以手击节破愁结。 维扬阊门多酒楼,美人红雪楼上头。春水为曲珠为喉,引尔以清商子夜之别调,但觉如断如续,低徊宛转,一声一息相绸缪。 湘奴兮湘奴,尔岂以知音之人不易得,将投空山,敛尔之声屏尔息,弄玉不语湘娥愁。 白凤青鸾折其翼,寒蛩兮唧唧,鸣雁兮雍雍。清露滴筱风吹桐,暮闻击柝朝听钟。 繁声杂籁相彷佛,吾欲呼吸而宣泄之谁为从?龙门昌黎青莲白石难复作,若有纡回不可告人之意吞吐在龈,尔今已矣安所托? 湘奴兮湘奴,以尔一尺八寸三分之竹,于我牢愁抑郁十年寄尔声呜呜,我之待尔亦不辱。 但未挈尔方壶圆峤蓬莱巅,一奏翾风之吟而歌白云曲。

江阴杂诗四章 其二

姚燮

清代

晓瀫作琼色,濯出芙蓉青。仰首见君山,含睐何盈盈。 泠然奏笙籁,上有松风亭。古愁往相荡,变为悽恻声。 黄歇葬其下,坏草春无馨。但有曲阿水,滚滚趋晋陵。 灌滋下洮夺,旌盖东周零。何问梁鹿娘,仙迹留杳冥。

大风坐独轮车踰东平山自王古店进句龙抵旧县得诗六章 其二

姚燮

清代

回风入峡来,尘头压人面。脑后天鼓鸣,砉然攒万箭。 飞骑出旁堑,驰突拒一线。噤口不得呼,摇手色为变。 日光偶微动,爚若闪赪电。照见铃声中,毰毸斗缨旋。 万象骇鳌掷,六合警龙战。寸心依群山,凝止戒摇眩。

同厉云官李宗沆许鲲东园看梅还道谒史阁部墓

姚燮

清代

新蘼一剪如湘绿,贴水楼台气华缛。翾风含媚宋祎舞,麝幛珠尘压金谷。 忽交低干乱当路,乍有横枝远窥竹。挼摩日气益秾厚,爱惜春心犹谷蓄。 孤亭迥出万花上,六代江山得归束。置身霞杪寻禽语,绀影浮浮动巾服。 八貂列座宴明月,谓昔文章著名宿。阑珊鹤背霜天篴,一鬨倾城聚车毂。 纷纷舆皂杂呵詈,安得清樽洗花辱?相将舍去觅幽邃,咫尺忠祠在城曲。 墓门落日满苔棘,亦有疏花汎林玉。撑云铁骨老弥劲,饮露冰魂瘦难斲。 空庭凄尔无人问,谁荐寒泉等秋鞠?园丁矍铄面垣立,手把长镵种薹菔。 我来看花兼吊古,摧恻南朝失偏局。高刘有灵或未死,应愧公前丐残馥。 隔烟回望东园路,尚拥簪裙似汀鹜。安知昊宰真消息,不寓纷繁寓沈穆。

下一页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