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
〔宋代〕
濠梁四无山,坡陁亘长野。吾披紫茸毡,纵饮面无赭。 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行行逆风去,初亦略沾洒。 疾风吹大片,忽若乱飘瓦。敢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 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 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徘徊望神州,沈叹英雄寡。
姜夔
〔宋代〕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 后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 白湖辛已岁,忽堕死蜿蜒。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白身青鬐鬣,两角上捎天。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沈渊。 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作斋为禳祓,观者足阗阗。 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一夕雷雨过,此物忽已迁。 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是年完颜至,送死江之壖。 或云祖龙谶,诡异非偶然。近日山阳人,采菱不知还。 望见三龙浮,目若电火然。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 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又因渔湖侧,水中忽生烟。 烟中一驴出,绕身步蹁跹。俄随霹雳去,欲语无由缘。 我闻语此事,乘舟往观焉。径往枯葭浦,白鹭争相先。 湖有刘备庙,实司浩渺权。徘徊无所见,归棹月明前。
姜夔
〔宋代〕
项君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如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特过苏李前。 我如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我徂山林口挂壁,如君合救狂澜倒。 石渠春水绿泱泱,阁下无人白日长。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九华山色梅根渡,半日风帆即秋浦。六条察吏安用许,幸有千岩作诗侣。
姜夔
〔宋代〕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欲识所坐舆,横板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懒瓒岩,大石庇樵牧。下窥半厓花,杯盂琢红玉。 飞云身畔遇,揽之不盈掬。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髣髴认潇湘,向岳流屈曲。高处惊我魂,翻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绝顶横石梁,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姜夔
〔宋代〕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 我舟度其中,晃晃惊我神。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 湾湾无人家,只就芦边宿。
姜夔
〔宋代〕
我乘五板船,将入沌河口。大江风浪起,夜黑不见手。 同行子周子,渠胆大如斗。长竿插芦席,船作野马走。 不知何所诣,生死付之偶。忽闻入草声,灯火亦稍有。 划船遂登岸,亟买野家酒。
姜夔
〔宋代〕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岸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扳援始得上,幸有人见接。荒村两三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如今得安坐,閒对妻儿说。
姜夔
〔宋代〕
斯文准乾坤,作者难屈指。我从李郭游,知有徐孺子。 春风橘洲前,白月太湖尾。怀哉来无期,玉唾炯在纸。 去年识仲氏,何啻空谷喜。合并忽自天,颠倒见底里。 维君天下士,竹箭东南美。胡不在石渠,诸公当料理。 千岩今林宗,泉石助风轨。示疾不下堂,有句高八米。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毫端洒秋露,去国词愈伟。 属闻都门别,回首即桑梓。独怜苕溪上,垂榻俟行李。 烟波肯寻盟,归棹为君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