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列表 - 庾信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三

庾信

南北朝

归心游太极,回向入无名。五香芬紫府,千灯照赤城。 凤林采珠实,龙山种玉荣。夏簧三舌响,春钟九乳鸣。 绛河应远别,黄鹄来相迎。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 其二

庾信

南北朝

寂寞岁阴穷,苍茫云貌同。鹤毛飘乱雪,车毂转飞蓬。 雁归毛向暖,鸟巢解背风。寒沙两岸白,猎火一山红。 愿想悬鹑弊,时嗟陋巷空。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六

庾信

南北朝

无名万物始,有道百灵初。寂绝乘丹气,玄明上玉虚。 三元随建节,八景逐回舆。赤凤来衔玺,青鸟入献书。 坏机仍成机,枯鱼还作鱼。栖心浴日馆,行乐止云墟。

任洛州

庾信

南北朝

子居河之曲,英彦本连踪。盐形或变虎,鼎气乍成龙。 若人承载德,宫墙定数重。五衢开辩路,四照起文烽。 曰余滥推毂,民愿始天从。上洛分都尉,弘农开附庸。 羊肠连九阪,熊耳对双峰。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 北梁送孙楚,西堤别葛龚。故人倘书札,黎阳土足封。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五

庾信

南北朝

洞灵尊上德,虞石会明真。要妙思玄牝,虚无养谷神。 丹丘乘翠凤,玄圃御斑麟。移梨付苑吏,种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从翠复几春。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八

庾信

南北朝

北阙临玄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策,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七

庾信

南北朝

道生乃太乙,守静即玄根。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 居心受善水,教学重香园。凫留报关吏,鹤去画城门。 更以忻无迹,还来寄绝言。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 其一

庾信

南北朝

铜梁影棠树,石镜写褰帷。两江如渍锦,双峰似画眉。 穿荷低晚盖,衰柳挂残丝。风流盛儒雅,泉涌富文词。 无因同子淑,暂得侍临淄。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二

庾信

南北朝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遥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遥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来向蔡经家。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一

庾信

南北朝

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 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 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从驾观讲

庾信

南北朝

校战出长杨,兵栏入斗场。置阵横云起,开营雁翼张。 门嫌磁石碍,马畏铁菱伤。龙渊触牛斗,繁弱骇天狼。 落星奔骥騄,浮云上骕骦。急风吹战鼓,高尘拥贝装。 骇猿时落木,惊鸿屡断行。树寒条更直,山枯菊转芳。 豹略推全胜,龙图揖所长。小臣欣寓目,还知奉会昌。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五

庾信

南北朝

太上之有立德。 其次之谓立言。 树善滋于务本。 除恶穷于塞源。 冲深其智则厚。 昭明其道乃尊。 仁义之财不匮。 忠信之礼无繁。 动天无有不届。 唯时无幽不彻。 作德心逸日休。 作伪心劳日拙。 自非刚克掩义。 无所离于剿绝。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四

庾信

南北朝

凝真天地表,绝想寂寥前。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 开经壬子世,值道甲申年。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 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停鸾燕瑶水,归路上鸿天。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

庾信

南北朝

定律零陵玉管。 调钟始平铜尺。 龙门之下孤桐。 泗水之滨鸣石。 河灵于是让珪。 山精所以奉璧。 涤九川而赋税。 乘三危而纳锡。 北里之禾六穗。 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检封禅。 可以金绳探册。 终永保于鸿石。 足扬光于载籍。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

庾信

南北朝

重峦千仞塔,危磴九层台。石关恒逆上,山梁乍斗回。 阶下云峰出,窗前风洞开。隔岭钟声度,中天梵响来。 平时欣侍从,于此暂徘徊。

奉和山池诗

庾信

南北朝

乐官多暇豫,望苑暂回舆。鸣笳陵绝限,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馀。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九

庾信

南北朝

地境阶基远,天窗影迹深。碧玉成双树,空青为一林。 鹄巢堪炼石,蜂房得煮金。汉武多骄慢,淮南不小心。 蓬莱入海底,何处可追寻。

奉和赵王隐士诗

庾信

南北朝

洛阳徵五隐,东都别二贤。云气浮函谷,星光集颍川。 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鹿裘披稍裂,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长啸,嵇康讶路弦。涧险无平石,山深足细泉。 短松犹百尺,少鹤已千年。野鸟繁弦啭,山花焰火然。 洞风吹户里,石乳滴窗前。虽无亭长识,终见野人传。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一

庾信

南北朝

浑成空教立,元始正图开。赤玉灵文下,朱陵真气来。 中天九龙馆,倒景八风台。云度弦歌响,星移空殿回。 青衣上少室,童子向蓬莱。逍遥闻四会,倏忽度三灾。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十

庾信

南北朝

麟洲一海阔,玄圃半天高。浮丘迎子晋,若士避卢敖。 经餐林虑李,旧食绥山桃。成丹须竹节,刻髓用芦刀。 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

下一页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