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元代〕
吴越兹上游,一江贯千山。 山峻江更急,力耕云雾间。 民穷实可悯,俗俭无与班。 瓮灌既已拙,斗籴弥足叹。 十日天不雨,魃也肆厥奸。 吾昔忝长吏,郡图朝夕看。 水源浅易涸,无地施防关。 此陂筑千所,岁事或苟完。 幽人采荷衣,隄岸穷跻攀。 更觉沧浪篇,万顷吹波澜。
方回
〔元代〕
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 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 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 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 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 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 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方回
〔元代〕
小国号瘠土,根据千岩隈。 泉味天下最,莫许他郡偕。 宁当饮此清,饥肠鸣如雷。 广斥岂不富,咸浊良可咍。 谓兹大龙窟。无此由齐谐。 患不甘且冽,榛莽能久埋。 心恻或不食,汲路荒苍苔。 蒙养内自充,何嫌世好乖。 君子有本性,勿问塞与开。 成功故偶耳,隐德弥佳哉。
方回
〔元代〕
我虽无丝无竹亦无肉,犹有杜子美万卷书, 犹有陆士衡三间屋。作诗宁作郊岛之寒瘦, 终不屑元轻而白俗。文章杂在众人屋, 大似浊河横济渎。平生浪费几吟笺, 何啻右军九万幅。既尝注漆园之十九言, 又颇拟栗里之四八目。道眼一照百皆妄, 未若奴耕婢织躬课督。江湖落魄但欠一归耳, 休官已幸天从欲。子男女七孙四人, 有菜共羹吾亦足。过此更徼非妄福, 政恐招忧复招辱。宅门夏荫双高桐, 园径秋香万丛菊。于是自歌招隐歌, 歌曰鹤怨猿惊兮在空谷。四十余年萍蓬将七十, 又何必越之南燕之北。
方回
〔元代〕
读君古墓作,因之怀抱萦。 老夫九年前,小雏怜宁馨。 一夕病弗起,殇车出北城。 卜兆邻古寺,守诃乏村氓。 去岁罹发掘,盗踪无由明。 跋马近往视,坏垣环枳荆。 藏中本无物,□至睨兹茔。 玉匣患不侈,宜尔巢鼯猩。 杨生昔臝葬,汉传留佳评。 世事可以鉴,悲哉聊此吟。
方回
〔元代〕
燠寒节若无嗟若,不寒而燠疫疠作。 叵堪穷腊阳气泄,况乃炎方土风恶。 大块积蓄久酝酿,元造斡回骤飘落。 朝曦掩翳九乌方,夜吹呼号万骑掠。 饯岁才轰爆竹声,鞭春初截土牛角。 芳芽脆甲缩芹荠,饥喙枵肠诉乌鹊。 小迟尚可诧祥瑞,大快一举洗污浊。 蛰虫且当伏深穴,贞松决不仆幽壑。 孤舟独钓柳何奇,衡门空宇陶如昨。 冻手三噢复三咻,泥屐一前仍一却。 未妨猎骑湿鞍韉,政恐征车埋轸较。 谁方轻暖拥文貂,我欲豪饮欠金错。 雀窥囷廪绝秕糠,蛛軃檐榱收网络。 老人畏怯小儿喜,富翁骄傲寒士虐。 蜚蜮定复扫蛮蜑,归雁未敢度幽朔。 衔枚猛将方不惧,煨芋野僧贫亦乐。 九头鬼车悉逃遁,三足毕方能距躩。 眼生灯晕蝶栩栩,肤涩衾棱鸡喔喔。 预占麦饵堆村场,绝喜米价减郛郭。 忽得肤使奇丽句,韵未易赓笔屡阁。 颍阴故事聚星堂,汶叟先生元佑脚。 禁体物语继醉翁,即今再见苏龙学。 幸公忧国仆无与,煎水烹茶聊一酌。
方回
〔元代〕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采茶斸药呼邻翁,藉草地宽何不容。 挟兔园册教儿童,菜饱无异禄万钟。 底须太史占星聚,世人寻觅无知处。 海内故人脱相思,江东渭北空云树。
方回
〔元代〕
癖习嗜幽讨,刚气负殊稟。 寂寥荒山中,十载赋招隐。 偶逢梅尉孙,漠事一暗省。 斯人纵非仙,英概故不泯。 是日秋□霁,村坞足清景。 叶脱高木疏,云净远岑逞。 田家竟收获,岂复有遗秉。 芳萸摘并空,戍卒亦太甚。 怀古兼叹今,野老仅能茗。 此心谁当知,应有月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