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列表 - 李曾伯

傅山父携示曾玉堂和余韵答之

李曾伯

宋代

谁传新语到边州,来自銮坡最紧头。 句法自成台阁样,交盟犹为友朋谋。 忆征西府劳清梦,望上东门想贵游。 何似天风轻借助,放教归老钓鱼舟。

庚申七月自桂归资寿作

李曾伯

宋代

三载烟岚在岭陬,几番清梦到松楸。 每怜老子身关塞,长忆童时某水丘。 今得归来访渔隐,不妨高卧老菟裘。 据鞍矍铄成何事,徒愧平生马少游。

归善权谢福岩

李曾伯

宋代

强健南游抱病还,鬓毛剥落足蹒跚。 喜观云衲酬前约,莫听家僮说旧官。 幸免如陵羞在陇,将期同愿老於盘。 当家公案师拈出,更向三山石上看。

赋新茶

李曾伯

宋代

建岭人夸第一纲,湘中热后已先尝。 虽然声价殊官焙,反觉山家气味长。

桂林鹿鸣宴乐语口号

李曾伯

宋代

玉帐宏开会众英,崭崭头角露峥嵘。 人才数半凌烟赞,姓氏推先月旦评。 桂子风前鹏翮健,梅花雪外马蹄轻。 两魁衣钵须争继,联辔归来昼锦荣。

赋家山夕秀

李曾伯

宋代

小亭八尺石为台,占绿围中作翠堆。 一片闲云难画去,四时野色入诗来。 气凌月观身曾到,梦托云根手自栽。 更出城楼一头地,夕阴含雨肯低徊。

管顺甫以湘竹为青奴儿贶为名湘夫人赋以谢之

李曾伯

宋代

妾家淇园北封君,劂祖慈事宗苍筼。 子孙异代贞节闻,枝分一派从南巡。 千古流落湘江滨,几番雨露敷新荣。 斑斑不改啼红痕,膏煎漆伐悔自矜。 卒以取祸罹斧斤,工巧斲削资它人。 管城夫子出意新,作涌取义何其云。 致之千里充吾庭,命以汤沐虞嫔名。 彷佛太伯之文身,虚中直外圆且明。 不丝不谷不受尘,一笑不用捐千金。 曲眉丰颊从杂陈,虽有多喙无一嗔。 晨夕荐我眠风棂,曲肱时复呼真真。 骨虽非玉肌似冰,蝶梦不到巫山云。 白家蛮素卿自卿,老我祝洋毋忘盟。 以例吾体全吾神,招魂共读离骚经。 推枕同作华胥民,只虞一夜秋气清。 犹筐中扇墙角檠,盍为青奴亦作白头吟。

赋庐山

李曾伯

宋代

地据九江汇,天教五老看。 孤标横碧落,百里见青峦。 星斗光堪摘,烟霞秀可餐。 何时谢人事,膏秣以从盘。

庚戌题雪观用方孚若韵

李曾伯

宋代

才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於飞。 病余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

固城湖边即事

李曾伯

宋代

孤舟横岸水潺湲,野色天成一段闲。 十数牧儿黄犊侧,两三钓叟白鸥间。 丛丛烟树谁家市,浅浅云峦甚处山。 风定浪平归路稳,更无魂梦到萧关。

庚戌赴荆阃舟过湘江

李曾伯

宋代

湘流得雨掌来平,艇子乘风羽样轻。 过眼千山才岭粤,转羽一水又衡荆。 大江东下怀乡国,落日西边是戍城。 鸣鴃数声青嶂晚,客心如铁如关情。

桂林即事

李曾伯

宋代

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

庚戌过浯溪读中兴碑

李曾伯

宋代

峿山一何青,浯水一何绿。 上有唐朝碑,苍崖与天矗。 清庙倣遗音,灵武号实录。 其笔走风雷,其文贵金玉。 曾经两贤手,足耀千载目。 后来纪名氏,前鑱后且续。 岂无黄绢辞,中寓白圭读。 一辞不敢措,我惧此碑辱。 虽然勿泥古,咏叹岂不足。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 将墨东海水,且汗南山竹。 勒功岱嵩顶,岂但清溪曲。

庚申病中作

李曾伯

宋代

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 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证生微茫。 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 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贻天殃。 头目昏眩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彷徨。 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 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 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 枝披叶殒待风寒,根本弗固安能当。 平生踪迹等一梦,未必可保风灯光。 儿女满前无雇恋,家山何许莫思量。 是非得失一勾断,万事尽付之遗忘。 宁神定虑听造物,到此收拾甘归藏。 门前风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伤。

桂林即事

李曾伯

宋代

一日四时具,从来五岭然。 留连落花雨,依约熟梅天。 瘴重常垂箔,春深未脱绵。 新来那戒饮,未夜已思眠。

庚子祈雨蒋山赠月老

李曾伯

宋代

欲知计寺金谷吏,便是钟山粥饭头。 尔欲朝朝动鱼鼓,我期日日饱貔貅。 几为晓灶炊烟喜,又作秋田渴雨忧。 自有宝公能办供,元凭心上细推求。

赋家山夕秀

李曾伯

宋代

本因累土作层台,巧匠俄为阜堆。 碧落界边将塔对,苍芜阜处送山来。 状成一段林峦胜,欠得几株松桂栽。 夕照未沉明月上,倚阑正尔可徘徊。

癸卯制参黎用之为八仙领客和韵

李曾伯

宋代

扑面惊埃扫不开,都忘柳色暗章台。 偏饶玳席嘉宾乐,特遣瑶池仙子来。 自分铁心徒自苦,相逢玉兔莫相陪。 樽前休讶清香少,待仙琼花共一杯。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李曾伯

宋代

方藉名山作主,胡然旧席重开。 了却江湖原力,切须早早归来。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李曾伯

宋代

浙境欲留师住,荆人争望师来。 要是因经未了,不防两地裴回。

下一页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