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宋代〕
吴夫子,佩银龟。乘天马,索怪奇。忽得虢略一片石,其中白色圆如规。 又有树与乌,画手虽妙何能为。吴乃持问欧阳公,比公曩获尤可疑。 疑不为辨赋以诗,诗辞粲粲明星垂。复遣赍来使我和,坐上钜公傍睨之。 范侯实有杨雄学,咸云此理难究推。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月与太阳合朔时,阳乌飞上桂树枝。枝上作窠生群儿,人不知天公。 天公欲俾世间见,影著石面如黏黐。乌既不得去,月亦不可移。 留为千古作好玩,慎勿倾扑同玉碑。
梅尧臣
〔宋代〕
去冬过寻历阳守,江沙半遮当利口。口头沙蹙浪如山,浦溆排舟鱼贯柳。 却畏浪高难苦留,闻解符来时不久。浦明挂席入扬州,主人酿成百斛酒。 酒上玉蛆如笑花,一日倒空罂与缶。主人亦欲君旧友,请我迟君同此首。 清明君果渡江至,与君继舳曾无负。过淮风紧到洪泽,使人助我如臂肘。 暮春溯汴汴流涩,自假轻航去如走。千忧万阻经灵壁,留书津吏情何厚。 副之佳句二十言,文昌光芒夜侵斗。浦时相恤以此稀,缓急求之更难有。 风牵月挽望符离,水馆野亭能驻不。葛巾轻服约登步,葱𦞦冷淘誇其滫。 书中不说王浦甫,应又先行君在后。我今趁君君趁王,趁入大梁须执手。
梅尧臣
〔宋代〕
鹓雏始出巢,欲矜五色羽。乃见郡鸱盘,壤中将有取。 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所趣固已殊,而何不远举。 幸失网罗目,宜还兰蕙圃。故乡有嘉林,其下可以处。 会侍朝阳鸣,贺夔成律吕。
梅尧臣
〔宋代〕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
梅尧臣
〔宋代〕
袁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 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 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 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 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 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我思永叔滁阳时,大誇古翠菱溪获。 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 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 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殿后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终无益。
梅尧臣
〔宋代〕
毛氏颖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尝为颖作传,使颖名字存无穷。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琅琊闻醉翁。 醉翁传是昌黎之后身,文章节行一以同。滁人喜其就笼绁,遂与提携来自东。 见公于钜鳌之峰,正草命令辞如虹。笔秃愿脱冠以从,赤身谢德归蒿蓬。
梅尧臣
〔宋代〕
枯竹为门扉,不可容车骑。况如郑广文,无毡藉宾位。 穷冬月破七,贵客联玉辔。传驺肃里闾,下榻呼童稚。 问我何所往,共留墙上字。儿愚不知谁,金章言照地。 既屈卿大夫,恨莫亲帚彗。星躔回已高,麟趾宁复至。 戢戢邻巷居,相见窃自喟。岂料瘦老翁,能令贤达至。 昔时蓬蒿径,安有此盛事。
梅尧臣
〔宋代〕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 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 喷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册。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 后世竟剪裁,破碎随刀尺。我辈强追仿,画龙成蜥蜴。 有唐文最盛,韩伏甫与白。甫白无不包,甄陶咸所索。 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升高觞嘉宾,赋笔速鹰翮。 葺书成大轴,许我观琮璧。真物固易辨,恨无百金易。 借从怀袖归,诵玩废朝夕。譬如游国都,惝恍失阡陌。 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帼。岂比夸受降,甲齐熊耳积。 重见元和风,珠玉敌海舶。自惭寒饿为,何张空避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