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宋代〕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苏轼
〔宋代〕
鹅溪清丝清如冰,上有千岁交枝藤。 藤生谷底饱风雪,岁晚忽作龙蛇升。 嗟我虽为老侍従,骨寒只爱布与缯。 床头锦衾未还客,坐觉芒刺在背膺。 岂如髯卿晚乃贵,福禄正似川方增。 醉中倒著紫绮裘,下有半臂出缥绫。 封题不敢妄裁剪,刀尺自有佳人能。 遥知千骑出清晓,积雪未放游尘兴。 白须红带柳丝下,老弱空巷人相登。 但放奇纹出领袖,吾髯虽老无人憎。
苏轼
〔宋代〕
世俗眩名实,至人疑有无。 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 坐令此溪水,名与先生俱。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 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 遂即世所知,以为溪之呼。 先生岂我辈,造物乃其徒。 应同柳州柳,聊使愚溪愚。
苏轼
〔宋代〕
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濑船。 蓝尾忽惊新火后,(白乐天《寒食》诗云: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遨头白及浣花前。 (成都太守自正月二日出游,谓之遨头,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 )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共向北山寻二士,画桡鼍鼓聒清眠。
苏轼
〔宋代〕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苏轼
〔宋代〕
道人心似水,不碍照花妍。 燕坐春强半,清阴月屡迁。 平生无起灭,一念有陈鲜。 袅袅风枝举,离离日萼蔫。 病吟终少味,老醉不成颠。 何必遨头出,湖中有散仙。
苏轼
〔宋代〕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近闻莘老、公择皆逝,故有此句。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轼与子中、彦祖、子敦、完夫同试举人景德寺,今皆健。 )雨余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苏轼
〔宋代〕
当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娱宾得二丘。 (郡人有闾丘公。 太守王规父尝云:不谒虎丘,即谒闾丘。 规父,忠玉伯父也。 )白发重来故人尽,空余丛桂小山幽。 青盖红旗映玉山,新诗小草落玄泉。 风流使者人争看,知有真娘立道边。 (虎丘中路有真娘墓。 )舞衣歌扇转头空,只有青山杳霭中。 莫共吴王斗百草,使君未敢借惊鸿。
苏轼
〔宋代〕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余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开园时市井皆入。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従争发,深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癯儒不是仙。
苏轼
〔宋代〕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余昔年辞免使北。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予与子由入京时,北使已问所在。 后余馆伴,北使屡诵三苏文。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问君王乞镜湖。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时犹子迟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