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宋代〕
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 闭息万窍通,雾散名干浴。 颓然语默丧,静见天地复。 时令具薪水,漫欲濯腰腹。 陶匠不可求,盆斛何由足。 ?海南无浴器,故常干浴而已。 ?老鸡卧粪土,振羽双瞑目。 倦马?展风沙,奋鬣一喷玉。 垢净各殊性,快惬聊自沃。 云母透蜀纱,琉璃莹蕲竹。 稍能梦中觉,渐使生处熟。 《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 返流归照性,独立遗所瞩。 未知仰山禅,已就季主卜。 安心会自得,助长毋相督。
苏轼
〔宋代〕
小酒生黎法,干糟瓦盎中。 芳辛知有毒,滴沥取无穷。 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 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 里闬峨山北,田园震泽东。 归期那敢说,安讯不曾通。 鹤鬓惊全白,犀围尚半红。 愁颜解符老,寿耳斗吴翁。 得谷鹅初饱,亡猫鼠益丰。 黄姜收土芋,苍耳斫霜丛。 儿瘦缘储药,奴肥为种松。 频频非窃食,数数尚乘风。 河伯方夸若,灵娲自舞冯。 归途陷泥淖,炬火燎茅蓬。 膝上王文度,家传张长公。 和诗仍醉墨,戏海乱群鸿。 ?符、吴皆坐客,其余皆即事实录也。 ?
苏轼
〔宋代〕
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 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 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 睡蛇本亦无,何用钩与手。 神凝疑夜禅,体适剧卯酒。 我生有定数,禄尽空余寿。 枯杨下飞花,膏泽回衰朽。 谓我此为觉,物至了不受。 谓我今方梦,此心初不垢。 非梦亦非觉,请问希夷叟。
苏轼
〔宋代〕
幽芳本长春,暂瘁如蚀月。 且当付造物,未易料枯枿。 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 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冽。 先生蚤贵重,庙论推英拔。 如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 陋居有远寄,小圃无阔蹑。 还为久处计,坐待行年匝。 ?子由明年六十。 ?腊果缀梅枝,春杯浮竹叶。 谁言一萌动,已觉万木活。 聊将玉蕊新,?世谓此玫瑰花。 ?插向纶巾折。
苏轼
〔宋代〕
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 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 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 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 ?李贺诗云:头玉硗硗眉宇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 不须富文章,端解耗纸竹。 君归定何日,我计久已熟。 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 ?吾与子由共九孙男矣。 ?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 人言适似我,穷达已可卜。 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 ?吾前后典八州。 ?
苏轼
〔宋代〕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 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 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aa39。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 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 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 贵従老夫手,往配先生几。 相従归故山,不愧仙人杞。 ?《本草》:枸杞一名仙人杖。 ?
苏轼
〔宋代〕
长安大雪年,束薪抱衾裯。 云安市无井,斗水宽百忧。 今我逃空谷,孤城啸鸺鹠。 得米如得珠,食菜不敢留。 况有松风声,釜鬲鸣飕飕。 瓦盎深及膝,时复冷暖投。 明灯一爪剪,快若鹰辞鞲。 天低瘴云重,地薄海气浮。 土无重膇药,独以薪水瘳。 谁能更包裹,冠履装沐猴。
苏轼
〔宋代〕
上天不难知,好恶与我一。 方其未定间,人力破阴骘。 少忍待其定,报应真可必。 季氏生而仁,观过见其实。 端如柳下惠,焉往不定黜。 天有时而定,寿考未易毕。 儿孙七男子,?定子四孙。 ?次第皆逢吉。 遥知设罗门,独掩悬罄室。 回思十年事,无愧箧中笔。 但愿白发兄,年年作生日。
苏轼
〔宋代〕
安眠海自运,浩浩潮黄宫。 日出露疏晞,郁郁濛霜松。 老栉従我久,齿疏含清风。 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少年苦嗜睡,朝谒常匆匆。 爬搔疏云足,已困冠巾重。 何异服辕马,沙尘满风??。 琱鞍响珂月,实与杻械同。 解放不可期,枯柳岂易逢。 谁能书此乐,献与腰金翁。
苏轼
〔宋代〕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两绛者为长,进止必随焉,俗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 吾卜居儋耳城南,尝一至庭下,今日又见之进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 既去,吾举酒祝之曰:若为吾来者,当再集也。 已而果然,乃为赋诗。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 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 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 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 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 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 回翔天壤间,何必怀此都。
苏轼
〔宋代〕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 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 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宋代〕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 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 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 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 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 岂惟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従。 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 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 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余安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