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明代〕
天门新辟日曈昽,茂宰先承湛露浓。巳见玺书褒卓傅,更将玉尺倚林宗。 千秋良史看驯雉,九品何人鉴画龙。若向河梁听骊唱,鸣琴清响满花封。
惟将野服问仙槎,送远登临兴不赊。令节最怜青女月,英标犹带赤城霞。 天门日近晨摇佩,秋省寒生午散衙。为报同人相讯者,五湖烟水巳浮家。
迎秋骊御指神京,皇路将因揽辔清。东海泱泱循吏诵,西台凛凛直臣声。 殿中风采古前席,柱后霜棱见里行。共说鹓班有孤凤,九苞瑞羽一时呈。
冰壶玉尺迥无俦,清切持衡照九流。吏部文章悬北斗,史公留滞暂南周。 天阶蓂荚千秋镜,幕府芙蓉八咏楼。圣主祈年颁瑞后,新恩定向旧人求。
天际明霞拥使车,桃椎岂得问樵渔。弓裘自踵文昌履,竹简将成太史书。 试拂龙泉依斗极,且含鸡舌奉宸舆。心知慷慨云霄别,也觉江淹赋不虚。
骊歌声里重踟蹰,为忆当年寄事馀。兼隐自开秋宪府,祝釐行指太清居。 枫宸尚忆明光草,桃观难消月旦书。十载鱼肠空在袖,烟波何处式吾庐。
花骢北首五云隈,柱史承恩切上台。方简禁兵天策府,重瞻宸衮柏梁台。 名高绣斧风霜肃,绩画旂常日月开。四海交情今自见,直词谁似孔融来。
休蒲风采重明廷,又见花骢指帝京。三辅澄清需揽辔,九流人物待持衡。 能无广论嗣公叔,夙有昌言轶更生。野史若为光祖道,祗凭班持纪勋名。
徵书敦趣抗高旌,应为三年试一鸣。元礼故如松谡谡,干将耻作铁铮铮。 望中狄舍云飞岭,到日尧庭荚散英。何事临岐偏意气,补天端慰杞人情。
新恩入典羽林军,好及清朝几策勋。淮海咽喉资挽粟,黄河璧马见敲云。 即今吴甸骊驹御,恰值尧阶瑞草芬。何以赠行孤剑在,匝中时动斗牛文。
遄归不为锦衣游,壮尔春秋大复雠。疏有青霜含楚些,誓将白水拂吴钩。 寒原得句梅花骑,渃日分襟橘柚洲。輶史若为酬帝问,五湖亦自起边愁。
温洛嵩高天地中,千秋再见凤游空。直缘干羽修虞典,可但循良溯汉风。 盟府论功铭熟釜,内廷锡宴赋彤弓。承明著作惭班掾,载笔犹能纪大冯。
两都词赋两岐歌,神爵循良此更过。吾土风谣非旧日,几年江海不生波。 趋朝人地双龙贵,上计行装一鹤多。野老临岐无限意,酬知惟生颂中和。
瞳矇日丽大明宫,妙选才贤应诏同。凫舄旧标循吏传,凤毛洵美谢家风。 昌辰瑞草尧阶上,首路梅花古驿中。献纳久怀天下计,封章一出掖垣空。
詄荡天门马首瞻,王程不为简书严。共言匡鼎还东观,遂有商霖出传岩。 身切云霄亲日表,光分奎壁应星占。临岐何限弹冠意,漫把金传旧事拈。
谒帝恩华倍陆离,若为游子怆临岐。名高鼎吕熊驰后,诏赐彤弓虎拜时。 狂客家风蓑笠在,壮夫心事宝刀知。同人但进千秋镜,不用牢拜拟楚词。
桂舟容与叙分携,日近长安禹会齐。四岳云开蒲璧贵,双茎露爽玉绳低。 瑞看符命呈华渚,锡有新纶下紫泥。南国若论棠芾事,春风桃李白苏堤。
香署专城四十强,吴都奏最汉循良。宁知海曲鲈羹美,遥接西川雁序长。 五色晴云依魏阙,九皋清响动明光。临岐且莫歌骊驭,漫咏中和颂一章。
昼绣萧然似荜门,经年鹏息素风存。安危正倚中台切,绣斧今看诏墨温。 宦路玄黄棋局异,边陲赤白羽书繁。忧时敢有龙文赠,不待封章请帝阍。
城南别业胜河阳,又以严程指建章。宵直舍人还凤阁,秋征游子恋鲈乡。 輶轩载笔书成帙,兰殿宣麻诏几行。见说九重勤昼接,从官容易睹垂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