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元代〕
京师苦寒岁,桂玉不易求。斗粟换束薪,掉臂不肯酬。 日粜五升米,未有旦夕忧。近山富黑瑿,百金不难谋。 地炕规玲珑,火穴通深幽。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 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田家烧榾柮,湿烟泫泪流。 浑家身上衣,炙背晓未休。谁能献此术,助汝当衾裯。
赵秉文
〔元代〕
晓日上乾陵,乾陵何巍巍。前瞻对双阙,上有十丈碑。 左右蕃夷像,想见朝贡时。一抔土未乾,衮服易袆衣。 好还虽天道,剪伐尽本支。凄凉庐陵谪,慷慨黄台辞。 赖有狄相国,取日洗咸池。母后盗国鼎,吕氏非薄姬。 中睿乃其子,天幸亦其宜。骊山三日火,见笑牧羊儿。 如何陵上柏,独有神护持。千秋百岁后,魂魄复来兹。 故山草木赭,应悔复辟迟。天回西日照,岁暮北风吹。 南登乐游原,默诵昭陵诗。
赵秉文
〔元代〕
清晨了公事,及午身得闲。南荣有晴日,曝背于其閒。 稍稍阳光舒,融融和气还。时携一册书,眼花纷斓斑。 倦即枕书卧,散尽腰脚顽。清于三杯馀,甜胜一味跧。 人间有此适,不忧天公悭。世人慕暖热,肉屏醉云鬟。 虽得一饷乐,忧喜常相关。痴儿亦笑我,市中有樵山。
赵秉文
〔元代〕
归田有何乐,佳处正在兹。闲与老农语,夜雨深一犁。 行年近六十,悠悠复何之。有田足我食,有布成我衣。 富于黔娄生,乐于荣启期。妻子愠见言,一点不上眉。 吾师有遗训,贫贱不能移。
赵秉文
〔元代〕
和扁不并世,世岂无良医。今代王彦若,恨无东坡诗。 大弨卧壮士,积热下脑脂。神针运斤风,此妙人得知。 君言吾有道,神视了不疑。擘山导河流,破壁取蛟螭。 圣道如日月,浮云时翳之。谁为补天手,刮膜施金篦。 韩孟不可作,此艺真吾师。
赵秉文
〔元代〕
老人畏朝寒,常恨为物役。爬搔未云已,简书催我出。 尔来先朝参,晨起喜见日。王事有期程,安能待子息。 披衣向东方,聊复效龟吸。渐渐支体柔,谷谷真气入。 少焉肝肠暖,阳和通百脉。吾年六秩馀,前路那可必。 未来不吾预,已逝安容息。及此未病閒,聊冀一溉益。
赵秉文
〔元代〕
一僧杭中流,杖笠行相随。波纹生足指,照影光瀰瀰。 一僧到彼岸,前引如导师。腰间两不借,身外一伽黎。 一僧方欲涉,结带如有思。前山鸟飞夕,后山云起时。 君看眉颊间,中有摩诘诗。
赵秉文
〔元代〕
天地有常度,日月有常数。有生则有死,如朝必有暮。 来者不可却,去者那容驻。但喜故岁新,新年行复故。 故交零落尽,世岂能久住。年衰性自忘,所以语多误。 况复眼半昏,文字宜少觑。前路那可知,正宜委运去。 幸近古稀年,无复更多虑。
赵秉文
〔元代〕
我从秦川来,历遍终南游。暮行华阴道,清快明双眸。 东风一夜翻作恶,尘埃咫尺迷岩幽。山神戏人亦薄相,一杯未尽阴霾收。 但见两岸巨壁列剑戟,流泉夹道鸣琳璆。希夷石室绿萝合,金仙鹤驾空悠悠。 石门忽断一峰出,婆娑石上为迟留。上方可望不可到,崖倾路绝令人愁。 十盘九折羊角上,青柯平上得少休。三峰壁立五千仞,其下无趾傍无俦。 巨灵仙掌在霄汉,银河飞下青云头。或云奇胜最高顶,脚力未易穷冥搜。 苍龙岭瘦莓苔滑,嵌空石磴谁雕锼。每怜风自四山而下不见底,惟闻松声万壑寒飕飕。 扪参历井上绝顶,下视尘世区中囚。酒酣苍茫瞰无际,块视五岳芥九州。 南望汉中山,簪如碧玉抽。况复秦宫与汉阙,飘然聚散风中沤。 上有明皇玉女之洞天,二十八宿环且周。又有千岁之玉莲,开花十丈藕如舟。 五鬣不朽之长松,流膏入地盘蛟虬。采根食实可羽化,方瞳绿发三千秋。 时闻笙箫明月夜,芝軿羽盖来瀛洲。乾坤不老青山色,日月万古无停辀。 君且为我挽回六龙辔,我亦为君倒却黄河流。终期汗漫游八表,乘风更觅元丹丘。
赵秉文
〔元代〕
夜发枣社驿,褰帷见明月。月照断崖冰,风吹阴磴雪。 山重复峻岭,十步九盘折。两崖夹深涧,线路仅容辙。 缒车下百尺,轣辘声未绝。坡陀到平地,稍喜见雉堞。 隔城闻钟鼓,星斗何历历。故人相劳苦,杯酒慰行役。 夜阑秉明烛,相对恍如失。
赵秉文
〔元代〕
西日颓残照,北风凛寒威。侏儒饱欲死,幽人独无衣。 不上北阙饱,甘采西山薇。曾子已再化,宁蘧早知非。 岂不乐仕宦,恐与心事违。柴桑旧三径,吾行其庶几。 尚怜渊明翁,颇负责子讥。隐几茅檐下,聊欲曝斜晖。
赵秉文
〔元代〕
落日前溪渡,钟声隔岸闻。秋水深可涉,挽衣踏行云。 行云忽破碎,波动生鱼鳞。化为百千我,何者为我身。 此身尚非我,况复影中人。画师真具眼,了此起灭因。 三生嗣幻梦,一笑语前尘。
赵秉文
〔元代〕
长白山雄天北极,白衣仙人常出没。玉龙垂爪落苍崖,四江飞出天绅白。 匹马渡江龙飞天,云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属籍,时清毬马争驰突。 锦鞯貂帽猎春风,五陵豪气何飘忽。前年胡骑瞰中原,准拟长城如削铁。 君家兄弟真连璧,胸中十万森戈戟。向来论事天子前,汉廷诸公动颜色。 心知不易一囚命,顾肯贪功事无益。西南方面应时须,帝曰来前无汝易。 从来十益不补损,三辅萧条半荆棘。瘦妻曳耙女扶犁,惟恐官军缺粮给。 呜呼疮痍尚未复,且愿休兵养民力。老夫谬忝春官伯,白首书生不经国。 伫公功成归庙堂,再献中兴二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