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清代〕
少年纵笔羡才人,老去枯肠稍逼真。喜子能诗通性命,何妨取径近艰辛。
刺天汝亦厌群飞,赁庑春申即是归。焉用关心看朝报,娱人正有乳婴肥。
绿涧渐深天渐小,回看惟有乱峰围。山风吹得尘劳尽,酒酽花斑莫念归。
公年五十融过二,北海尝云我亦然。同是投荒生还者,乞归差喜在公前。
儿曹催我老何辞,世事磨人命可疑。各有家山归不得,祇应同穴是归期。
黄入榆杨霜又催,关河摇落正堪哀。乱鸦忽逐秋风起,似有诗魂结阵来。
君言对月宜临水,无水真成负此楼。鸥榭濠堂无见处,还如落月在心头。
少年南北行万里,销尽雄心最可悲。今日沧桑千万恨,高楼淙雨夜谈时。
燕市秋衣已化缁,高楼何处问归期。西风斜日无人院,乞与粗宫作住持。
春归人去转悽其,诗社阑珊欲付谁?如许污人尘十丈,闭门花事不嫌迟。
秋毫为重泰山轻,自觉年时宠辱平。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
海棠半开天下媚,留取五分作春睡。心知会有开尽时,且赏花前未开意。
远游笃学时谁用,渐达中年道未行。莫与朝官论资格,安心却病是平生。
新凉有味在秋灯,悦耳风蝉得未曾。祇蹈贪凉宜蚤睡,因凉引睡却堪憎。
心许谁能意遽寒,盛衰开落太无端。花前连日东风恶,却避残红不忍看。
不带湘淮恶习来,眼中此老最崔嵬。道因碑外儒酸气,君实何妨唤秀才。
墙外红尘自帝京,葡萄新枣竞秋声。人生几许瞢腾味,看尽西廊晚照明。
文字似非标榜事,可教尘土污毫端。静中别有精微在,莫作狂花客慧看。
父兄持我来游日,三十年来梦未忘。但咏韬庵诗足矣,可堪重至国华堂。
一门节操照当时,追述真成字字悲。谁是伤心古怀抱,好收忠义入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