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康
〔明代〕
深闺美人春睡起,侧倚银台注秋水。 鬅松两鬓雾半垂,欲下犀梳不能理。 春云暖雨桃胶香,调兰抹麝试新妆。 岂无膏沐污颜色,思此佳人日断肠。 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隋家但写双蛾绿。 白发宫人奈老何,转头依旧庭花曲。
池上柳枝新种得,丝丝金缕曳春晖。乐天老去风流减,懒看飞花上舞衣。
梨花庭院香飘满,架架秋千笑声软。 红妆共斗青春妍,长绳欲系白日短。 掌中飞燕旋风斜,楼外绿珠坠落花。 素娥弄蟾奔窃药,秦女乘鸾初去家。 半空著脚看亦好,平地失身更颠倒。 人生行乐贪少年,昔时女伴今皆老。 慵来听说摧眉峰,整顿衣裳为敛容。 玉樽余酒醉不得,月明高架粉墙空。
不见神光解吐虹,满亭苔藓旧游空。职方诸贡归王会,贤守遗碑见土风。 城郭尚存人物异,江山如故古今同。欲将往事增惆怅,望断烟波没去鸿。
悠悠淇水沬之乡,无复诗人赋采唐。多士已谭周礼乐,郎官应选汉循良。 花栽春雨文书静,竹送薰风枕簟凉。相望宜阳浑咫尺,夷门把别意何长。
长淮岸北驻征骖,山色回看净若蓝。为问故乡何处是,三千里外隔江南。
捷音指日定成都,坐见降王属传车。子去惊传三语掾,人来喜得万金书。 马嘶古栈秋风晚,舟次瞿塘夜雪初。若到升仙驻吟辔,不教题柱愧相如。
君家古清友,携共阿咸游。远道隔千里,别怀长九秋。 故交如梦觉,往事若云浮。最忆东园老,相思成白头。
西江短棹倚江干,卧听楼头玉琯残。歌断吴门人罢市,佩空秦馆客凭栏。 鱼龙扰扰秋潮落,鸾凤双双夜月寒。听彻古今无限恨,高阳且付酒杯乾。
层层金碧耸烟霞,俯瞰楼台十万家。落日僧馀化城饭,频年客唤赵州茶。 春堤杨柳看泥絮,秋水芙蓉胜雨花。笑我凤凰台上客,也来趺坐听楞伽。
高台秋日草荒凉,故老犹能说汉皇。歌罢三侯悲击筑,身居万乘更思乡。 长陵魂魄风云往,原庙丹青岁月长。往事居劳增感慨,寒城几度立斜阳。
此地曾经几战尘,离离荒草不生春。平沙日落黄云断,燐火如星出近人。
秀州城下水平河,桑绕长堤麦覆坡。义士不闻传槜李,居人犹见食嘉禾。 且须鹦鹉杯中物,莫逐鸳鸯湖上波。一笑吴歈挂帆去,满天风雪奈侬何。
坐稳皋比身懒动,满庭春雨长苔衣。苦吟不信诗能瘦,战胜方知道解肥。 春饤满盘堆苜蓿,砚池香水贮蔷薇。疏慵自乏当时望,不是孤高与俗违。
海上神山十二奇,高僧卓锡话当时。楼台近映黄姑水,香火犹存白马祠。 山径岚开松桧老,石林风暖荔枝垂。野夫未解真如性,方外交惭惠祠师。
寄语郕州长,何时过洛中。相看两舍许,不得一尊同。 客思瞻秋月,乡书迟早鸿。覃怀临别处,每憾太匆匆。
闻说洛阳令,三年政已成。循良今汉吏,风俗古周城。 驿马云山迥,官船雪水清。朝回去紫阙,父老定相迎。
剩雨残春送五更,晴光入夏似相迎。绿槐门巷南薰细,又听新蝉第一声。
喜共江山住,相邀不遣童。栖迟浮世事,寂寞古人风。 步屦幽亭上,吟诗高阁中。浊醪时慰意,岂必学陶公。
万石冈头紫翠围,白云㳅水护柴扉。石炉火冷僧初定,野径苔荒客到稀。 绕砌山泉浮潋滟,隔江云树入霏微。我来岂是参禅者,笑倚长松看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