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
〔明代〕
闻道林塘景,萧然远世情。苔阶多鹤迹,茅屋有书声。 曾著潜夫论,因传处士名。空馀图画在,翰墨尚留馨。
閒游西岳庙,太华入遐观。石印仙人掌,峰如司寇冠。 松风侵座响,桂雨到窗寒。瞻望情无极,何时再倚阑。
六籍自遭秦火惨,后来多用石刊经。循行难觅汗青迹,校字喜看科斗形。 化去不随煨烬灭,残来犹带藓花馨。收藏原在文翁学,谁见当年旧制铭。
文采风流杨令尹,一官政满上京畿。栽花岁久成花县,制锦功完又锦衣。 伯起家声谁得似,大年才业世应稀。莫言锦盖论交晚,何事临流更忍违。
桂树当轩好,萧然远市嚣。虬枝凝宿露,蝉魄转良宵。 翠叶团团密,清香阵阵□。□□堪佚老,不用小山招。
闻道轩居好,□□□□□。□□□□□,梅放近阳春。 香气侵书幌,寒威迫□□。□□□□□,□□见情真。
承宣三载镇雄藩,一疾胡为隔九原。记我旧曾瞻北斗,哭君今又到南轩。 庙堂美政归公论,岭海苍生感厚恩。精爽不知何处去,声名赫赫著微垣。
云黯□微星,俄闻丧老成。帐寒秋鹤怨,窗曙晓猿惊。 已失丈人行,空留逸士□。□□有贤嗣,郁郁见佳城。
山后人烟少,王家幸有庄。丁男频守戍,妇女废蚕桑。 树色千章秀,溪声一派长。自从兵燹后,风物转凄凉。
桂林自昔最宜人,况复清时雨露新。昭代礼文初复古,隆冬天气煖如春。 衣冠士族从来盛,庠序儒风自昔淳。我忝一官司教铎,期将斯道觉斯民。
自入大王川,襟怀忽洒然。石边多废宅,山上尽闲田。 淡淡岚光薄,萋萋草色鲜。自从兵革后,林下少人烟。
承恩曾到蓬莱殿,归住空山岁月深。海上青骡今不返,炉中白兔竟难寻。 乡人共舍刊碑石,弟子能留买地金。云暗洞门春已老,碧桃花落昼阴阴。
古驿临堤上,平田入望中。声寒芦叶雨,香淡藕花风。 处处人家好,村村水路通。白头陈驿宰,邂逅喜相逢。
泉石涓涓树色苍,应如杜甫浣花庄。裴公遗址荒秋草,柳子残碑卧夕阳。 咫尺郡城连雉堞,几家茅屋枕鱼梁。我来怀古空惆怅,独立西风野水傍。
晓出南关道路赊,洞门幽胜信堪誇。若非勾漏神仙府,定是清溪道士家。 天上蟠桃经岁月,岩前瑶草足烟霞。刘郎是后无消息,留得丹炉伏火砂。
深深试院远羲炎,罗袖生凉汗不沾。红湿胭脂花带雨,绿摇翡翠草当帘。 敲推得意诗怀好,去取无私笔法严。他日扁舟归鄂渚,几多道路报邮签。
晓到长安岭,关城近碧峰。已看红日上,犹见白云封。 戍卒虽严守,行人竟少逢。怀来欣在望,烟树翠重重。
才略迥超群,□□□□□。□□□□作,诗好播清芬。 蚤著为藩绩,今收督漕□。□□□□□,□□□□纷。
济宁刘节判,邂逅意何多。共说乡枌话,胜如雪夜过。 银丝脍锦鲤,绿酒酌红螺。别后期珍重,功名鬓未皤。
自别开平后,沙场路几程。赐归承宠诏,逐队出长城。 汹汹人争去,萧萧马自鸣。翠华看渐远,回首独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