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
〔明代〕
九载稽勋政已成,缙绅祖饯出都城。钟山雨过云无迹,沧海潮来江有声。 行见庙堂膺重寄,要期竹帛著芳名。久知献纳才华盛,伫听朝有有凤鸣。
黄堂事简文书静,翰墨淋漓兴转奇。笔底光风生九畹,图中香雪满南枝。 郡城翠霭甘棠树,道路人传德政碑。早晚课功朝凤阙,客窗有待话襟期。
天开灵谷钟山下,绀宇巍巍树色苍。爱读丰碑询往事,喜看画壁步修廊。 草生鹤径春云暖,花覆禅房晓露香。释子感恩何以报,或将万寿祝君皇。
几年声誉重文昌,致政南归沐宠光。二品秩登黄阁贵,五花诰染紫泥香。 到家好结香山社,辟地宜开绿野堂。盛事如公能有几,定知竹帛永流芳。
关中人物擅才华,五福能全众所誇。一梦黄粱成永诀,九重紫诰遽褒嘉。 官膺三品尚书秩,系出前朝仆射家。欲拜新阡观墓碣,栎原松桧隔烟霞。
图中风景浩无边,眼底云烟断复连。十里芳村开野店,半篙新水放渔船。 山深恍惚如盘谷,地胜依稀似辋川。小米当年擅清誉,信知此画得家传。
解组荣归似二疏,菊松三径想如初。寻盟宜结香山社,访古须寻禹穴书。 知有丹心驰帝阙,应无清梦到公车。相思好寄平安字,闻道春江多鲤鱼。
李郎画笔重当时,古柏写来何太奇。坚刚原是栋梁器,偃蹇已成龙虎姿。 孔明庙前经岁久,莱公祠畔起人思。根盘厚地高百尺,侧叶不随凡木衰。
梁溪风景似潇湘,翠竹黄芦近草堂。荷露带香浮砚沼,柳烟分绿到琴床。 闲情不羡文鸳侣,逸兴飞随白鹭行。为厌市喧思习静,书声多在水云乡。
职亚天官誉四驰,一朝捐馆实堪悲。铨衡任重持公论,经济才高受主知。 玉瘗青山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平生功业谁能纪,墓石新刊太史辞。
邂逅论交未几时,又看行李出京师。儿童先喜占归信,亲友空能动别思。 夜入湘江闲鼓瑟,路逢楚竹好题诗。扁舟定向祈阳过,细读磨崖旧日碑。
端居林下息尘机,种竹疏泉也自奇。绿叶迎风翻翠羽,清泠落涧作文漪。 濯缨好继沧浪咏,直学宜来卫武诗。闻道能持贞洁操,声华赫赫著明时。
不用长镵斲茯苓,藏修有屋近林扃。因寻往事观前史,闲究微言检六经。 书帙香清芸草盛,砚池光动墨花馨。致身已到岩廊上,好建勋名纪汗青。
金织麒麟衬座茵,琼筵雅集总嘉宾。共誇风采如何晏,盛说诗名迈李绅。 寒菊尚含冬里雪,老梅已放腊前春。兴来政喜观图画,谁写丹青妙入神。
新拜儒官出帝京,过家奉檄为亲荣。方辞北阙三千里,此去南闽几月程。 菡菼滩声和雨响,武夷山色与云平。闽清学者从来盛,坐拥皋比称宦情。
春草池塘入梦频,白麟溪上忆垂纶。诸兄好似香山侣,难弟今为棘寺臣。 孝友义声闻四海,衣冠盛会袭芳尘。几时能赴怡云约,同看荆花一树春。
清晓承恩出禁中,绣衣光昡玉花骢。观风省俗宜周询,激浊扬清在至公。 齐鲁山川归历览,圣贤事迹要追崇。应知到处多佳政,定有封章达九重。
忠孝双全迈古人,况兼能武更能文。兵书早学周司马,笔法原师晋右军。 先陇奉襄情独切,北堂献寿礼尤勤。素知报国丹心壮,好趁青年策异勋。
七十年华古所稀,风姿犹自带霜威。谢官已遂悬车志,满路人誇衣锦归。 三径菊松原自好,故乡桑梓倍光辉。赐金散尽无留橐,筐里惟存旧绣衣。
淮西作郡著清名,九载功成趣去程。人向棠阴歌五裤,马行廓外拥双旌。 趋朝喜际风云会,送别难忘父老情。早晚天官应奏最,乔升定见沐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