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列表 - 韩愈

别韩湘

韩愈

唐代

未为世用古来多,如子雄文世孰过。好待功成身退后,却抽身去卧烟萝。

岐山下二首 其一

韩愈

唐代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食曲河驿

韩愈

唐代

晨及曲河驿,悽然自伤情。群乌巢庭树,乳燕飞檐楹。 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下负明义重,上孤朝命荣。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青青水中蒲三首 其三

韩愈

唐代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晚次宣溪辱韵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 其二

韩愈

唐代

兼金那足比清文,百首相随愧使君。俱是岭南巡管内,莫欺荒僻断知闻。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

韩愈

唐代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

韩愈

唐代

非铸复非镕,泓澄忽此逢。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月蚀诗效

韩愈

唐代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 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燄如长虹。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 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 杷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今天祗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 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赤龙黑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匝何处逃汝刑。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 可刳凶蟆肠,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寄笺东南风。 天门西北祈风通,丁宁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飞廉慵,东方青色龙。 牙角何呀呀,从官百馀座。嚼啜烦官家,月蚀汝不知。 安用为龙窟天河,赤鸟司南方。尾秃翅觰沙,月蚀于汝头。 汝口开呀呀,虾蟆掠汝两吻过。忍学省事不以汝觜啄虾蟆,于菟蹲于西。 旗旄卫毵㲚,既从白帝祠。又食于蜡礼有加,忍令月被恶物食。 枉于汝口插齿牙,乌龟怯奸。怕寒缩颈,以壳自遮。 终令夸蛾抉汝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 此外内外官,琐细不足科。臣请悉埽除,慎勿许语令啾哗。 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净无纤瑕。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尝其皤。 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 天虽高,耳属地。感臣赤心,使臣知意。虽无明言,潜喻厥旨。 有气有形,皆吾赤子。虽忿大伤,忍杀孩稚。还汝月明,安行于次。 尽释众罪,以蛙磔死。

赠河阳李大夫

韩愈

唐代

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感恩由未报,惆怅空一来。 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剑锋摧。

题游息洞

韩愈

唐代

所乐非吾独,人人共此情。往来三伏里,试酌一泓清。

送李尚书

韩愈

唐代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画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富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祖席前字

韩愈

唐代

祖席洛桥边,亲交共黯然。野晴山簇簇,霜晓菊鲜鲜。 书寄相思处,杯衔欲别前。淮阳知不薄,终愿早回船。

蓝田县丞厅壁记

韩愈

唐代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其二

韩愈

唐代

威仪备吉凶,文物杂军容。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无复临长乐,空闻报晓钟。

杏园送张彻侍御

韩愈

唐代

东风花树下,送尔出京城。久抱伤春意,新添惜别情。 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岐山下二首 其二

韩愈

唐代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皇。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唐代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重云李观疾赠之

韩愈

唐代

天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小人云咨怨,君子惟忧伤。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 此志诚足贵,惧非职所当。藜羹尚如此,肉食安可尝。 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 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杂诗四首 其二

韩愈

唐代

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擭擭。争斗庭宇间,持身博弹射。 黄鹄能忍饥,两翅久不擘。苍苍云海路,岁晚将无获。

送李翱

韩愈

唐代

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下一页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