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列表 - 苏轼

九月十五日观月听天西湖一首示坐客

苏轼

宋代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 水天浮四坐,河汉落酒樽。 使我冰雪肠,不受曲蘖醺。 尚恨天有弦,出鱼乱湖纹。 哀弹本旧曲,妙耳非昔闻。 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 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

山阴陈迹

苏轼

宋代

当年不识此清真,强把先生拟季伦。 等是人间一陈迹,聚蚊金谷本何人。

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苏轼

宋代

扰扰万生同大块,枪榆不羡培风背。 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缭天门带。 长讥韩子隘且陋,一饱鲸鱼何足脍。 东坡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 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 正似此鱼逃网中,未与造物游数外。 且将新句调二子,湖上秋高风月会。 为君更唤木肠儿,却扣两舷歌小海。

听武道士弹贺若

苏轼

宋代

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肯挂檐。 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

苏轼

宋代

半熟黄粱日未斜,玉堂阴合手栽花。 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 梦觉还惊屟响廊,故人来炷影前香。 鬓发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 (法贴中有褚遂良书云,即日,遂良须发尽白。 )尺一东来唤我归,衰年已迫故山期。 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苏轼

宋代

商也哀未散,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钩。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四明狂客

苏轼

宋代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 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复次前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

苏轼

宋代

能诗李长吉,识字扬子云。 端能居此府,坐啸获两君。 逝将江湖去,浮我五石樽。 眷焉复少留,尚为世所醺。 或劝莫作诗,儿辈工织纹。 朱弦寄三叹,未害俗耳闻。 共寻两欧阳,伐薪照黄昏。 是家有甘井,汲多终不浑。

次韵刘景文见寄

苏轼

宋代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书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西塞风雨

苏轼

宋代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 仰看云天真蒻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泛颍

苏轼

宋代

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 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 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 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 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 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 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 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淄。 赵陈两欧阳,同参天人师。 观妙各有得,共赋泛颍诗。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苏轼

宋代

凤雏骥子日相高,白发苍颜笑我曹。 读遍牙签三万轴,却来小邑试牛刀。 出处年来恨不齐,一樽临水记分携。 江湖咫尺吾将老,汝颍东流子却西。 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 故国依然乔木在,典刑复见老成人。

雪溪乘兴

苏轼

宋代

溪山雪月两佳哉,宾主谈锋夜转雷。 犹言不见戴安道,为问适従何处来。

叔弼云履常不饮故不作诗劝履常饮

苏轼

宋代

我本畏酒人,临觞未尝诉。 平生坐诗穷,得句忍不吐。 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 用此较得丧,天岂不足付。 吾侪非二茹,岁月谁与度。 悄焉得长愁,为计已大误。 二欧非无诗,恨子不饮故。 强为酹一酌,将非作愁具。 成言如皎日,援笔当自赋。 他年五君咏,山王一时数。

破琴诗(并引)

苏轼

宋代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 ”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 ”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 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 问之殊,盖不知。 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其画,乃作诗并书所梦其上。 子玉名瑾,善作诗及行草书。 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盖妙绝一时。 仲殊本书生,弃家学佛,通脱无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苏轼

宋代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 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 (子美诗云: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 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万斛舟。 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 明年兼与士龙去,万顷苍波没两鸥。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

苏轼

宋代

东池浮萍半粘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aa34aa34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题王晋卿画后

苏轼

宋代

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 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感旧诗(并引)

苏轼

宋代

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离合之意。 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 元丰中,谪居黄冈,而子由亦贬筠州,尝作诗以记其事。 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还,寓居子由东府,数月复出领汝阴,时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诗,留别子由而去。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惭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 )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槃中,石密与柿霜。 (予欲请东川而归,二物皆东川所出。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

苏轼

宋代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 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 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 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 剡藤玉版开雪肤,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六观,取《金刚经》梦、幻等六物也。 老人,僧了性,精于医而善草书,下笔有远韵,而人莫知贵,故作此诗。 )

下一页

朝代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